浅谈音乐教学中情感培养(一)
详细内容
摘要:音乐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就是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用音乐的泉水浇灌学生情感的心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在整个高中音乐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是亲切的、可爱的、温馨的,用音乐这清润甘甜的泉水,去催生学生的情感之花!
关键词:音乐教学的意义;泉水;催生;情感
做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在思考音乐对于高中学生的意义:是让学生在“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的绝响中顶礼膜拜?还是让学生在贝多芬、普契尼这些振聋发聩的名字前高山仰止?音乐教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音乐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学习技巧的层面,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价值,这是《新课程标准》的精髓。而在当前巨大的升学压力下的音乐课,逐渐变成了娱乐课,甚至是放松课。(放松是音乐的一种意义,但绝对不是唯一。)既没有了音乐素质的培养,更缺乏情感、审美教育,音乐课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似乎走入了死胡同。
我认为,要想走出这个死胡同,就要走另外的一条路。那就是把音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和学生的情感世界联系起来,用音乐的泉水浇灌学生情感的心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载体,音乐激发的、交流的首先是人的情感。在整个高中音乐教学中要紧紧围绕一个“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情”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教育凭借它的这个特点起到了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一个“情”字把音乐教育和人格培养紧密的联系起来了。
一、亲情培养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私、狭隘,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针对这种情况,在音乐课教学中首先安排了“亲情”教育。教师引着学生走,学生推着教师跑。师生共同关注与议论亲情问题,使得学生的情感在被激活时产生认同效应;师生互动,使整个音乐课堂释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将积极的情感应用于生活是我们培养学生情感的最终目的。
一组以亲情为中心的歌曲欣赏将学生引入亲情的情感体验中。首先是《感恩的心》,这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手语歌,与其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凄婉动人,不如说这首歌的由来与内涵更催人泪下,激人奋进。音乐声中,教室是那样的安静,很美的音乐,很美的歌词,只能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它深刻的内涵。全场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感恩”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并让学生动情后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感恩的心”, 教会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应该感谢父母赐予我们生命,感谢父母的艰辛劳动,感谢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紧接着欣赏的是一首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从乞丐到总统,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人,都是须臾不可少的精神财富,对成长、生活有难以替代的滋润作用,亲情教育能使学生懂事,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提高了他们对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使他们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