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浅析

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浅析

详细内容

“后勤”是后方勤务的简称,源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后勤”一词的使用已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从后勤发展历史而言,早在夏代就设有管理车辆的车正、管理畜牧的牧正、管理饮食的庖正;到了商周,后勤官吏增多且分工明确;春秋时期设太仆,为九卿之一;秦首行“三公九卿制”,以太仆掌管宫廷车马、仪仗,将作少府掌管宫廷建筑,宗正掌皇族事务等;汉承秦制,至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后,三省两部制渐趋形成,行政机关中设有专门管理后勤事务的机构,如唐代中央政府中以殿中省掌衣食车乘,以光禄寺掌酒醋膳食,以太仆寺掌厩牧马舆;至清代,后勤管理机构更趋分化,如工部掌土木、水利工程,太仆寺掌牧马,光禄寺掌饮食荐饷之事,内务府掌理帝室事务,銮仪卫掌帝室仪卫之事,并管理乘舆、供奉、秩序等。 《现代汉语词典》 中述:“后勤是指后方对前方的一切供应工作。也指机关、团体中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见从古至今行政后勤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保障工作。高校的行政后勤管理是指管理者动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定的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使全体成员努力工作,以达到工作目标的过程。高校行政后勤管理是管理的一种形式,其任务就在于运用各种管理方法通过组织、指挥和协调后勤职工的活动,来创造一个比个体活动力量总和要大的后勤保障力量,以便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进而保证高校职能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十二五”教育发展良好局面之际,进一步探讨“高校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作为和境界”的命题尤为重要,尤其是如何通过对“服、务、后、勤、平、安”等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内涵“六个质”的把握,不断提升高校内部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境界与水平,使之更加符合管理、运行的要求,以顺应高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

一、把握“服”的资质(一) 要把“服务”当作职责。要践行好“服务育人”的职责就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作为行政后勤管理者要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待人处事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体现良好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要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行政后勤管理者要树立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和无私奉献的服务品质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排忧解难。要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体现高尚的品质、敬业的精神、和蔼的态度,使被管理者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接受管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二) 要把“克服”当作进取。高校行政后勤工作服务面广、量大,突发性任务多,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难题,没有艰苦奋斗、苦干实干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就无法达到优质服务的境界与要求。为此,要把“克服”服务的心理障碍当作进取。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三支队伍不可或缺,作为从事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务必要破除各种心理障碍,牢固树立“学校一盘棋”的思想,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无怨无悔地把服务工作做好、把岗位守好。要把“克服”分工协作的机制障碍当作进取。作为从事行政后勤管理服务的教职工务必强化整体意识,克服分工协作过程中的人为障碍,主动理顺好各种衔接机制,齐心协力把对接工作做好做对。要把“克服”、继承与创新的瓶颈当作进取。要坚持继承和发扬以往那些好的、有效的管理办法,保证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要注意发现过去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在当下的管理实践中不断克服和调整,并在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大胆的管理探索,用创新思维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各种瓶颈,使改革和创新持续深入,促进行政后勤和管理服务工作跟着时代脚步、始终保持生机活力。高校行政后勤服务管理的作为和境界林 彬 5高校后勤研究 理论探索 要把“心服”当作要求。从事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职工要带着感情做工作,服务才能想得周到、做得细致;只有心悦诚服地做好服务,才会达到暖心、诚心、信心、爱心令人“心服”的育人效果。为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育人服务。以满足师生合理需求为目标,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坚持服务标准,深入细致开展优质服务,把“服务育人”自觉贯穿到各项服务的全过程。要坚持以礼待人,要彬彬有礼、形成人与人这间的和谐和默契。要坚持以美塑人,打造优雅育人环境。既能起到激发美感、提升气质修美的作用,又能彰显“环境育人”的综合效应。

二、把握“务”的实质(一) 要把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作为“要务”。高校行政后勤服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高校的发展为第一要务,在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改进和提升行政后勤服务系统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为推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行政后勤和服务保障。为此,要坚持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工作。积极探索符合高校发展的行政后勤管理模式,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努力形成结构合理、制度健全、管理科学、服务优良、效益显著的高校行政后勤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局面。要坚持科学管理,用制度与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学校各项决策目标的实现,使行政后勤和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保障有力、管理规范、基础扎实、服务到位”。(二) 要把推进学校校务有效运作作为“常务”。学校协调发展离不开教学、管理、行政后勤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只有把握好服务的价值与理念,方能科学把握好高校发展,推进学校校务的有效运作。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行政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保障校务有效运转的”常务”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增加知识型服务,以核心服务能力的提升增强校务有效运转的 “常务”水准。另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后勤法治建设,以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保证校务有效运转的“常务”境界。(三) 要把推进学校教育生态建设作为“任务”。高校行政后勤服务工作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努力在发展观念上进行创新、担当好学校内部教育管理生态建设的任务。

三、把握“后”的特质。(一) 要增强解决“后顾之忧”的功力。作为高校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者为广大师生员工办实事、做好事,促进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稳定学校的局势和解除师生员工的“后顾之忧”有着特殊的意义。为此,要通过加强行政后勤队伍建设,要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为“服务育人”提供可靠的技能保障。要通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不断增强行政后勤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的内力。(二) 要增强解决“后来居上”的能力。高校行政后勤服务工作与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比翼齐飞,当下要很好地增强“后来居上”的危机意识和“奋发有为”的上游意识,通过“树立五种意识、具备五种作风”使“后来居上”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即树立学习意识,具备努力好学的作风;树立精品意识,具备开拓进取的作风;树立责任意识,具备求真务实的作风;树立自律意识,具备公道正派的作风;五是树立团队意识,具备团结协作的作风。(三) 要增强解决“后生可畏”的实力。办大学就是办文化,办后勤也是办后勤文化,高校的行政后勤工作要坚持以思想引领为基础,以管理引领为方式,把管理寓于文化建设之中,通过“四个构建”不断提升自身行政管理水平和服务人员“后生可畏”的实力。通过构建和谐型后勤展示实力;通过构建创新型后勤展示实力;通过构建服务型后勤展示实力;通过构建技术型后勤展示实力。

四、把握“勤”的品质(一) 要树立“勤奋”的精神。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高校处于知识前沿,行政后勤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要勤奋学习,使知识不断更新积累、科研学术氛围及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应用新技能水平不断增强。要勤奋多协调,要勤奋练内功,要勤奋当表率。(二) 要保持“勤俭”的美德。孔子提出“温、良、恭、俭、让”五德,“俭”是其中重要一德,因此他主张“君子惠而不费”。作为从事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职工一方面更要坚持和践行“不持有”的理念。“不持有”是一种态度、一种自由,是对繁复生活的缩减,是一种对没必要物品的不留恋,是一种以少而精的物质作为支撑、不被物质所累、提高审美与生活格调并得到简约快乐和幸福感的生活主张。行政后勤工作从理念至实践上践行 6高校后勤研究 理论探索 2011 年第 4 期 “不持有”,不仅能节约办学成本,而且能够让工作和生活不为物质所累,因此作为管理者、服务者在践行“不持有”理念上更要立好规、把好关、带好头、示好范。另一方面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倡导“低碳”理念,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三) 要倡行“勤勉”的态度。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而已。”勤勉严谨的态度是高校教职工在传授知识、做好学问和“服务育人”过程中要持之以恒倡行的态度和精神。“勤勉”是广大教职工的立身之本,是做好高校行政后勤工作的必由之路。

五、把握“平’’的美质(一) 要真正做到“平凡”岗位不乏追求。作为高校从事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职工“服务育人”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从事既“服务”、又“育人”的非凡大业。作为行政后勤服务工作者不仅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充分体现出了自己在平凡岗位的成长。既可确立平凡工作岗位的价值,又可求得个人的不断进步,成为对商专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人生的价值与乐趣也就是蕴含其中了。(二) 要真正做到“平静”服务不乏激情。对待工作的激情不是心血来潮、兴之所至,而是一种觉悟、追求和境界,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胸怀大志、奋发向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教职工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因而工作成效明显、事业日新月异。对于有志者来说,干工作就应当有争创一流的志气、百折不挠的勇气、奋力开拓的锐气,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把高昂的激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作为行政后勤服务工作者要持久保持这种在“平静”服务中的激情,一定要建立起强烈的责任感。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自强不息的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激情不断迸发的动力,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你追我赶的时代,是一个大潮涌动、不进则退的时代。行政后勤工作不能有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也不能有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情绪,这就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动以进取,静以深思。(三) 要真正做到“平常”工作不乏创新。创新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动力和前提,为此作为从事高校行政后勤服务工作的教职工,一方面要以 “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管理服务创新,不断提升行政后勤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切实按照 “党政同心、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成果同享”的工作思路,使日常、平常的工作始终围绕中心运转、核心服务;再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广大师生对行政后勤工作的期望、需求和评价,广泛征求师生对行政后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为广大师生解决实际问题,在平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不断创新,使平常的工作始终保持全员创新的因子。

六、把握“安”的性质(一) 要让“安全”成为常态。校园安全是学校科学发展的基础,为此作为从事高校行政后勤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职工一方面要让这种“安全”意识成为常态,时刻保持对安全重要意义的清醒认识,使安全意识成为一种习惯,贯穿在工作始终。要让这种“安全”管理成为常态,抓好学校日常值班、值勤、值守和安全管理,发挥安全管理的规范和预防作用,防止各种疏漏。要让这种“安全”行为成为常态,以技能保安全、向细节要安全,以良好的安全行为保证安全,杜绝“疏忽随意,敷衍塞责”的现象。(二) 要让“安定”成为状态。校园安定是学校跨越发展的保障,为此作为从事高校行政后勤和管理服务的教职工一方面要通过做好安全工作保安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强化安全技能培训,把好具体节点的安全强化,不断健全安全防患机制,及时修正不安全因素,切实防患于未然。(三) 要让“安稳”成为心态。校园安稳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作为高校从事行政后勤和管理服务工作的教职工,要把安全工作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位、深入创建“和谐校园”。要加强网络信息和安全信息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心理塑造,让安稳成为校园内广大师生一种良好的心态。总之,从事行政后勤和管理服务工作务必清醒认识自身的“站位”,通过对“服的资质、务的实质、后的特质、勤的品质、平的美质、安的性质” 的深刻把握,不断提升自身“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境界与水准。

本文选自上海论文网 ://.shlunwenw.致力于论文,毕业论文,职称论文,本科论文,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