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业务外包(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图书馆业务外包是提高图书馆核心业务工作质量和办馆效益的有效途径,而不切实际的业务外包则有可能丧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优缺点的比较,提出业务外包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 业务外包
1 业务外包的内涵
为业务外包又称资源外取,是源于20世纪80年代工业企业管理中所提出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意思是通过聘雇或委托外部企业团体个人,完成原由内部操作的一些管理和业务活动,它的意义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和改进质量,并能有效地将社会的各种资源充分地调动和利用起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目标,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更有效地完成本单位的核心任务和目标。业务外包推崇的理念是,如果组织自身在价值链中某一环节上的活动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并且也不是自己核心的竞争优势,同时剥离这种活动不至于把组织和客户分开,那么应该把它外包给在这一环节上最具核心竞争优势的组织去做,这样更有利于组织更多地创造价值。
简单地说,业务外包就是指一个机构为了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生产力将本应由其内部处理的业务功能以合约方式交由外界厂商或机构来代为执行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图书馆外包就是指将图书馆馆务,通过合约的签订,由馆方转包一部分或全部给外部厂商或机构代为处理。在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京都市立图书馆率先实行委托管理,这一风潮导致业务外包被图书馆界普遍接受,随着外包在工商企业界,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界相当普遍和有成效,业务外包日趋广泛地被应用在图书馆管理运作中,所涉及的层面有采访分编、数据库建设、设备维修、信息服务、物业管理等方面。
2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优点
2.1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服务和管理效益
图书馆的业务外包符合经济学中的“烂饭桶原理”,图书馆把业务环节中某一个或某一些自己做得不是最好的,委托给专门从事这些工作的组织去做,给它们提出要求,这样既克服了自身的不足,又充分调动了一切社会因素,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使图书馆的服务和效益达到更高层次。
2.2降低成本,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改进质量
因为外包厂商往往具有规模经济,以及专业性强和高度效率化的特点,通过他们来提供服务,通常可以享有较大的折扣优惠,并可节省庞大的人事费用。例如有的大学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不但节省了大笔经费,而且图书馆处理速度及服务质量获得极大的改善和提高。
2.3帮助克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图书馆虽然人才济济,但是也不是每个专业的人才都有。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于图书馆的每个服务环节,但是大多数图书馆缺乏计算机技术人员编制或虽有人员编制,但名额不足,无法承担所有硬件设施的维护,可以通过业务外包来弥补专业人员的不足。
2.4集中资源完成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和目标
“一切为了读者,读者至上”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把既花费人力、物力资源,效果又不是很好的工作外包给专业公司去做,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切人力、物力资源,搞好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