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体育思想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十分关心,曾经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青少年体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其体育思想,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总结与论述。
关键词: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小平同志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始终关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体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研究,制定规则。”①
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十分关心,曾经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民族体育及青少年体育工作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方面,群众体育是基础,竞技体育是龙头;而民族体育、青少年体育是体育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平同志对体育事业如此重视,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小平同志关心群众体育工作
群众体育是直接为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服务的,广大群众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把工作干好,全心全意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早在1973年小平同志就针对体育的群众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过去西方人称中国是东亚病夫,旧中国的体育很差,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才开始的。现在的体育,可以说完全是开始,开始搞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毛主席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也可以说是个群众运动,体育是个群众性的东西。”②
小平同志不但关心群众体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倡导群众体育工作。他喜欢足球,留学法国的时候曾经是学校足球队的一员;喜欢登山,以75岁高龄几乎踏遍黄山群峰;酷爱游泳,特别是在大海里游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平同志酷爱桥牌,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始人,他解放了这项在十年动乱中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娱乐方式的体育运动,使之由原来的单纯文化娱乐转变为一项有益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正式体育运动。
二、“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小平同志关心竞技体育事业
竞技体育作为体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已超越了强身健体的体育范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中华体育健儿表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大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成为全国人民努力完成本职工作,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1983年小平同志为五届全运会的题词是“提高水平,为国争光”,表达了这一世纪伟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殷切希望。小平同志对竞技体育的指示是根据我国国情,实事求是,也是高瞻远瞩的。他曾经对外界说过:“开始的时候成绩差一点,但以后会逐步提高的。我们都打过仗,打了一些败仗后才取得胜利。现在水平高的运动员也是经过输了多少次以后,才达到这样水平的。我们第三世界国家再过五年、十年,在体育方面是有希望的。”③我国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如跳水、艺术体操、篮球等正是在这位伟人的直接关怀下,才得以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