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摘要总结了胡萝卜的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内容,以期为胡萝卜的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胡萝卜;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收获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核黄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可增强视力免疫力、防治心脏病、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脂血压、抗癌抗衰老等。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是一种菜药双优的蔬菜。其栽培管理相对简单,病虫害较少,适于规模化种植。胡萝卜秋季播种较晚,便于茬口安排,是一种传统的救灾作物。现将胡萝卜的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选地除了保证环境无污染外,还应选择土地肥沃、土壤疏松、排灌方便、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应是非伞形花科蔬菜,如早熟甘蓝、黄瓜、番茄、洋葱、大蒜或大田作物如小麦等。胡萝卜是深根系根菜类蔬菜,主要食用器官是肉质根[1]。因此,种植胡萝卜的地块应进行深耕翻30 cm,耙平整细。目前较好的胡萝卜品种有日本黑田五寸、改良黑田五寸、广岛、映山红和韩国五寸等,还有我国传统农家品种小顶红、扎地红等地方胡萝卜品种,可供种植选择。播种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整理干净,稍加晾晒后即可播种。
2播种
胡萝卜栽培主要以夏秋种植为主。北方地区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种,江淮地区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华南地区在7―9月皆可播种。胡萝卜也可春夏种植,但要预防其抽薹。一般选择当地地表下5 cm地温稳定在8~10 ℃时播种,如山东、河南等地为3月中旬,京津地区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南方地区可适当早播,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8―9月收获,生长期为95~105 d。选择新鲜干籽直播,用量为7.5~22.5 kg/hm2。播种方法有2种,一是高垄种植。通常垄距50~60 cm,平垄宽45 cm左右,高20 cm左右,每垄条播2行,行距18~20 cm,开沟深2 cm左右,顺沟播种,覆土厚度1.0~1.2 cm,压实后浇水。胡萝卜起垄栽培易于管理,产量较高,特别是夏秋茬更有利于排水防涝,并可减少叉根、裂根。二是平畦种植。平畦宽1.0~1.5 m,可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以15~20 cm为宜,撒播可将种子与湿沙等混合均匀撒播于畦面,播种后盖土厚1 cm左右。播种后灌水至土壤充分湿润。
3田间管理
胡萝卜齐苗后,间苗2~3次[2]。第1次间苗于出苗25 d左右进行,第2次间苗于出苗40 d左右进行。第1次间苗在1~2片真叶时,去掉小苗、弱苗、过密苗,保持苗距3 cm左右;第2次间苗在3~4片真叶(苗高10 cm左右)时,保持苗距6 cm左右;在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保持苗距10~12 cm,撒播株距15 cm左右。留苗大型种37.5万~42.0万株/hm2,中、小型种60万~90万株/hm2。每次间苗后要浅中耕,疏松表土,拔除杂草。封垄前、浇水后或雨后也要进行中耕。高垄种植中耕还要结合培土,封垄前将土培至胡萝卜根头,防止出现青头。为控制苗期田间杂草生长、造成草欺苗现象,除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之外,可在播种后苗前用快乐园乳油3 kg/hm2,对水750 kg喷洒畦面;或用33%施田补乳油2 250 mL/hm2,对水1 125 kg喷洒;或在播种2~3 d后,当杂草露芽时,用50%扑草净2.25 kg/hm2,或50%地草胺1.50~2.25 kg/hm2对水750 kg喷洒土面即可。出苗后用10.8%盖草能喷洒,可防除单子叶杂草。
4肥水管理
在播种前复耕1次确保消灭杂草并使土壤疏松。整地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60~75 t/hm2,或三元复合肥750 kg/hm2,或过磷酸钙300~375 kg/hm2+硫酸钾375~450 kg/hm2作基肥。胡萝卜追肥的数量、种类需根据土壤肥力和胡萝卜本身的生长状况和发育时期而定。整个生长期一般需追肥2次。定苗后进行第1次追肥,偏施氮肥,追施尿素120~150 kg/hm2。当肉质根长到1~2 cm粗时,进行第2次追肥,偏施磷、钾肥,追施硫酸铵150~225 kg/hm2,或氮磷钾复合肥450 kg/hm2。以后可视生长情况进行追肥。或采用一次性追肥方式,即胡萝卜从播种至收获,只追1次肥。正常情况下,在播后50 d左右结合灌水施入,追施氮磷钾复合肥450 kg/hm2。胡萝卜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齐苗后幼苗需水量不大,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定苗后浇1次水,而后进行深中耕蹲苗。至7~8片叶时,肉质根开始膨大应结束蹲苗。肉质根膨大期至收获前15 d左右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胡萝卜迅速膨大期,如水分不足,易引起肉质根木栓化,其侧根增多;如水分过多,肉质根易腐烂;如土壤忽干忽湿会使肉质根开裂,降低品质[3]。因此,要搞好水分管理,切忌忽干忽湿。六叶期要浇大水,十叶期要适当控制浇水,土壤不能忽干忽湿,以防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