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林学类论文>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629种植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一)

杂交水稻新组合谷优629种植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一)

详细内容

作者:曾德财李昌裕陈德清

  摘要谷优629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等特点,该组合于2008年11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谷优629的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杂交水稻;谷优629;种植表现;栽培技术;制种技术
  
  谷优629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用福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不育系谷丰A和自育恢复系中种恢629配组而成的杂交稻新组合。经多年在海南各地种植示范,具有高产、抗病、早熟等突出特点,该组合于2008年11月通过海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琼审稻2008018号)。现已成为海南万宁、琼海、文昌等东部地区的当家品种之一[1-3]。
  1种植表现
  1.1产量表现
  2007年早造首次参加海南省区试,平均产量7.72 t/hm2,比对照Ⅱ优128增产3.14%,达显著水平;2008年早造复试,平均产量7.89 t/hm2,比对照Ⅱ优128增产4.98%,达极显著水平。2009年在琼海市大路镇大路洋种植谷优629连片示范,平均产量达8.6 t/hm2,2010年在万宁市万城镇示范片种植10.2 hm2,平均产量达9.03 t/hm2,最高产量达9.41 t/hm2,增产显著,该品种可在海南万宁、琼海、文昌等东部地区大面积地推广种植。
  1.2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海南东部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15 d。谷优629在海南东部地区作早造,12月中下旬至1月上中旬播种,3月中下旬抽穗,全生育期比对照Ⅱ优128短5 d;作晚造种植,5月中旬至5月底播种,8月16日左右抽穗,全生育期112 d,比对照Ⅱ优128短3 d。
  该品种分蘖力强,抽穗整齐,穗粒结构协调,结实率高,增产潜力较大。有效穗数约280.2万穗/hm2,平均株高99.8 cm,平均穗长21.7 cm,每穗总粒数181粒,结实率86.8%,千粒重25.6 g。近年来根据谷优629在海南几个地区的试验、连片示范种植情况看,该品种中抗稻瘟病,耐肥性好,抗性明显优于对照Ⅱ优128。适宜在海南全省作早造种植,在海南东部万宁、琼海、文昌地区适合作晚造种植。
  2高产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
  谷优629在海南东部地区作早造栽培,播种时间以12月初为宜;作晚造栽培,播种时间以5月底为宜,播种量控制在150 kg/hm2以内,播种力求做到稀播、匀播、精播。秧田要施足基肥,施复合肥310 kg/hm2、过磷酸钙260 kg/hm2、氯化钾130 kg/hm2。移栽前3~5 d施尿素80 kg/hm2作起身肥,及时抓好秧田期管理,培育带蘖壮秧。
  2.2适时移栽
  早造秧龄20 d,晚造秧龄15 d,秧龄以不超过25 d为宜,否则会出现“早穗”现象,影响产量。海南东部地区全部采用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缩短返青期,促进早生快发,尤其是低位分蘖增多,提早成熟,有利于高产、稳产。谷优629晚造栽培比其他品种生育期短,又能避免海南季节性台风的影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首选品种之一。
  2.3科学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作物生长需肥关键时刻,有必要进行植物营养快速诊断,及时调控施肥方案。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后期酌情施好穗肥,注意不宜偏施氮肥。水浆管理上,浅水移栽、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露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充实度。
  2.4病虫害防治
  坚持做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采取综合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预防,以提高稻米的食用安全性[3]。及时防治当地病虫,如白叶枯病、细菌条斑病、稻瘟病及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等。特别是晚造,台风暴雨过后要重点抓好白叶枯病防治工作,以确保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