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花生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一)
详细内容
作者:刘永学王建国张春艳
摘要从播前准备、播种、肥水运筹、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陕北花生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关键词花生;规范化;栽培技术;陕北地区
花生又名落花生、长生果,属豆科植物。种子可榨油,也可炒熟食用,而且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原料;茎枝营养丰富,是良好的优质饲料,种植花生经济价值很高[1-2]。榆林市南部黄河沿岸、无定河沿岸区域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是全国闻名的花生高产区,光照资源较国内花生主产区有明显优势。目前该区域花生生产已纳入实施农业范畴,政府予以资金和技术双向支持,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经济效益很好。现将该区域花生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播前准备
花生高产必须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肥力较高的川水地、旱台地及宽条梯田,土质为黄绵土或砂壤土,前作以禾谷类、瓜类和薯类为宜[3]。合理的土壤耕作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花生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等环境条件。地块选好后,要在4月5日前进行深耕、施肥及耙耱作业,将有机肥、碳铵和硫酸钾等均匀撒于地面,随即深翻入土。为防治地下害虫,用地虫净30 kg/hm2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壤,同时拾尽根茬、残枝和废膜等杂质。选用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增产潜力大的花生品种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4],适合该区种植的花生品种有海花1号和丰花5号等。花生剥壳前选晴天晒种2~3 d,以增加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严格去除秕、烂等劣种,播前用花生根瘤菌3.75 kg/hm2加钼酸铵75 g/hm2混合拌种。
2播种
花生的播种适期为4月25日至5月5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结合栽培制度,科学确定花生播种期的适宜范围,这是保证苗全、苗壮,获得花生高产的重要措施。一般当土壤5~10 cm日平均地温稳定在15 ℃以上时播种较为适宜。播种量为优质花生仁225 kg/hm2。播种时要求南北向起垄,垄距90 cm、垄高10 cm,垄面保留60 cm,采用先下种后覆膜法。播前浇足底墒水,在整好的垄面上按35 cm的行距开沟,在播种沟内按18 cm的穴距下种,每穴点2粒,覆土厚5 cm。为防杂草,播前用48%的氟乐灵乳油500~600倍液均匀喷于垄面。覆膜时,要求膜与垄面密接,两边地膜垂直下压,用土靠垄壁压实。旱地一般采用先覆膜后下种法。4月上中旬遇降雨,要及时起垄覆膜,到适播期内打孔播种,孔深6.7 cm,孔距16.5 cm,每孔点2粒种。若下种时墒情较差,则在孔内浇适量水下种。高产花生大行距55 cm,小行距35 cm,水地穴距18 cm,栽123 462穴/hm2,保苗246 924株/hm2;旱地穴距16.5 cm,栽134 686穴/hm2,保苗269 372株/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