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的兵团城乡统筹发展(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兵团建设;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
【论文摘要】兵团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兵团现有发展基础上的特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兵团新农村建设,要促进兵团城镇建设,走统筹城乡发展道路。
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有城市属性,又有农村属性,具有集聚、协调和辐射带动等功能,是农村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兵团175个农牧团场的小城镇建设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农牧团场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支点,是带动农牧团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龙头。可见,促进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统筹,是推进团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城乡统筹发展对促进兵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以城带乡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促进农村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措施。它是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工业化发展加速的必然产物。一般来讲,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科技带动、教育带动、医疗带动、信息带动、基础设施带动、对农村工业发展的带动和对农业发展的带动等诸多方面。在新时期,由于城乡二元差距的拉大以及农村各种发展性资源外流的加快,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一情况在东部发达地区已经非常明显。团场城镇和基层连队之间的发展态势,与地方城乡之间的发展态势十分相似,实施以城带乡的发展策略,是国家农村发展思想在兵团的基本体现。
2、城乡统筹发展是兵团基层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兵团发展的现状看,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团一镇的发展格局。各个团场的城镇,都是该团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都是该团的物资集散地和文化教育中心,是该团基础设施最好、发展能力最强的地方,团场的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基本上都是围绕团场城镇展开的。从另一方面看,基层连队基本上相当于地方农村的村庄,连队的生活基础设施一般都具有农村村庄特色,连队的生产基础设施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连队一般不设中小学,个别连队有自己的幼儿园,连队职工的医疗、休闲和娱乐一般都在团部城镇进行。同时从另一方面看,由于连队分散,人口聚集度差,基础设施落后,连队居民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向城镇聚集的态势,所以兵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团场场部城镇为主体,团场城镇引领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城乡统筹发展是兵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要求,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民的市场组织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打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为此,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有较为完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的各种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信息体系、技术推广体系、物资供应体系、产品加工体系、市场运作体系等众多条件,在团场城镇大都已经基本具备。所以,兵团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统筹城乡发展。
4、城乡统筹发展是迅速提高基层连队职工生活水平的有效方式
团场城镇由于具有较为全面的生活基础设施,有较为发达的第三产业,有基础设施和医疗水平较高的医院,有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育教学资源,有较为方便的交通条件,所以团场城镇能够为提高基层连队职工的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条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和享受水平,能够满足职工群众自我发展需要。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加快兵团城镇发展步伐
目前,从整体上看,兵团城镇自身发展不足,特色不明显,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弱小,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首先要加快兵团城镇发展。
1、加快城镇建设必须积极发展城镇支柱产业
产业集聚是小城镇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工业化是推进城镇化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产业兴、城镇旺,产业衰、城镇败。兵团多数城镇因缺少二三产业的有力支撑,致使城镇有“形”无“魂”,缺乏生机和活力,城镇化进程缓慢。在产业集聚中,选择技术和产业是至关重要的。兵团的小城镇不能盲目跟风,去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而是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突出抓好特色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开发小城镇房地产业,拉动团场经济增长,小城镇住宅开发将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支点。要让团场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加快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加快经济实用住房的建设,同时招商引资建设商业用房。房地产市场开发必定会带动诸多产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做到“以房地产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发财”,既做到发展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又安排大量的就业人员,形成小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要加紧培育特色商品市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具有兵团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推进团场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小城镇的产业集聚或产业选择过程中,一定要舍弃那些高污染、破坏环境和生态的技术和产业,不要为一时之利而留百年之害。
2、加快城镇发展要突出城镇的文化特色
特色是小城镇的竞争力、生命力所在。兵团小城镇建设要体现军垦特色,根据小城镇分布的地域不同,资源环境不同,特色产业不同,建设有特色的军垦小城镇。产业要有特色,建筑要有特色,文化要有特色,要体现“小城镇”灵魂和魅力。如田园生态型、旅游风光型、边境贸易型等。通过特色建设,加速小城镇内部资源积累,不断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小城镇知名度,从而吸聚更多的外部资源,促进小城镇更快的发展。另外,兵团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建设资金有限,加之城镇布局分散,集聚效益低,因此,不宜采取整体推进的城镇化战略,应选择一批经济条件好、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重点建设,以点带面,探索适合兵团特有体制和新时期要求的小城镇建设之路。
3、加快城镇发展要创新团场城镇行政管理体制
团场城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兵团城镇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兵团城镇集公共行政管理方式、军队管理方式、企业管理方式于一身,行政机制与企业经营机制混在一起,以行政管理主体代替产权主体,以行政管理权代替企业经营自主权。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严重制约了团场城镇的发展活力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团场城镇多是地名镇、非建制镇,缺乏具有完全行政能力的权力主体的领导,缺少必要的财税职能,资金来源渠道受阻。团场城镇建设资金只能主要依靠团场税后利润,致使团场城镇建设严重滞后。兵团城镇政府职能的残缺,既不利于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不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大力推进团场的城镇化,亟需解决因管理体制特殊带来的兵团城镇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问题,尽快健全团场城镇的行政管理职能。
4、加快城镇发展要以经营城镇理念拓宽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通过政府的政策鼓励和资金引导,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小城镇投融资体制。团场小城镇要从土地经营入手逐步扩大城镇经营范围,还可引进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经营小城镇的赢利性服务。要鼓励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体制,由团场单一投入向国家、团场、企业、外资、职工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促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兵团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
以城带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作用机制,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保障职工权益、增进职工利益为核心,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调整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团场建设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促进团场发展。
1、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理念,就是要把团场城镇建设和基层连队居民点发展融为一体,统筹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突出兵团屯垦戍边的特色,科学规划,分步建设,逐步完善,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逐步推进团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