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农村防雷探讨(一)

农村防雷探讨(一)

详细内容

摘要分析农村雷击严重的原因,提出农村防雷的建议,以为农村防雷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防雷;雷击原因;建议
  
  近年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由此导致的极端气象灾害频发,有雷电伴随的强对流天气随之增多。我国的雷电灾害已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第三大气象灾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多雷区或强雷区[1],雷电灾害频繁,损失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千人因雷击伤亡,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元,其中90%以上的雷击死亡事件都发生在农村[2]。雷击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村防雷,减少人员伤亡。
  1农村雷击严重的原因
  近10年,全国雷击伤亡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平均每年伤亡人数为850人左右,死亡450人左右,而农村占总伤亡人数的92.3%[3-4]。当前,我国农村发生雷击伤亡事故多且严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居住环境而致,农村房屋建筑在规划建设上基本都是坐北朝南。二是雷电高发期,我国正是西南季风暴发时期,房屋建筑由于坐北朝南,正处于迎风向,是雷云运动的主方向。三是村镇建设中架空线的引入,普遍存在着“架空”现象,在雷暴高发区,雷击的时候即使没有打到线路上,只要是在线路1 km的范围内,都会引起线路产生感应电压,进而沿整个线路传到千家万户,造成雷击。
  2农村防雷的建议
  2.1科学认知雷电
  雷电是由于湿热空气的强烈对流而形成的一种放电现象,闪电的出现与天气背景有关。在农村,人们对雷电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不够,缺乏防雷知识,雷击防护意识淡薄。
  2.2农忙季节雷电发生概率高
  每年入夏以后,强对流天气增多,这段时间是我国雷电发生概率增高的一个时段,同时也是农忙季节,农民在田间地头活动的时间长、密度大、频率高,加上农村地区地形相对复杂,田野空旷,雷击灾害极易发生[5]。
  2.3建筑物防雷很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房屋建筑水平提升,但农民的防雷意识仍较低,防护措施没有进一步加强,增加了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概率。因而,农村应从建房开始就严格按照房屋的雷电防护标准进行设计,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远离雷电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