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马克思主义>浅议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紧迫性(一)

浅议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紧迫性(一)

详细内容

摘要: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高校是我们国家培养和发展青年的摇篮,目前,在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已成为当今时代、社会和党的紧迫要求。
关键词: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紧迫性
Abstract: China revolutionizes and the construction great practice proved: Only the Marxism can rescue China, only then the Marxism can develop China. The university is our country raises and develops youth’s cradle, at present, trains youth Marxist in the university to bee the present era, social and party’s urgent request.

key word: University raise; Youth Marxist; Pressing


研究背景  
  2006年6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件深远意义的事情,要注意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引导一大批优秀学生干部健康成长。”2006年10月,团中央下发了《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并明确提出要以此为契机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于是全国上下各所高校都掀起了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是照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最科学、最严谨、最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带领全国人民从解放全中国成功地走向发展全中国。中国快速的发展也见证了它们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急需一批这样的人才:他们热爱祖国,积极进取,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新领域;他们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阶段的国情紧密结合起来,探索与时俱进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潮流中能够高举时代的旗帜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样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成为我国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是,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刻,思想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当谈及理论知识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实践比理论知识重要很多。因此,理论知识仅仅只需要了解就足矣。的确,我们都知道实践第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我们是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更谈不上在实践中贯彻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了。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的深度与高度。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我们常说:理论上的提高是真正的提高,理论上的成熟是根本的成熟.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应该引起特别的关注。
  (二)高校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在高校,如果不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或者类似这样的政治性课堂上,一般很少提及到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一般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够明确。当然也有明确的,但是我们还应该考虑到这些大学生观念的正确与否。很难想象,一个利欲熏心、追名逐利的人能够树立起为人民、为民族、为振兴中华的崇高信念,能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物欲喧嚣、诱惑肆虐的世俗挑战,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像江泽民同志所谆谆教导的那样:“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注重自身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
  二、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现阶段一项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
  从以上两点,我们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是将来建设和发展国家的主力,而且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年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现阶段一项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