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经济其它相关>企业向政府寻租行为的合理规制(一)

企业向政府寻租行为的合理规制(一)

详细内容

摘要:本文针对企业频繁的寻租活动,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寻租活动的影响,指出寻租活动与政府腐败的内在联系,进而对具有负外部性的企业寻租活动提出合理的规制措施。
  关键词:寻租;影响;对策一、企业寻租理论概述
  
  寻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克鲁格在1974年《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一文中提出来,后来巴格瓦蒂又提出了“直接非生产性寻利(DUP)活动”的一般概念。现代寻租理论将利用权力来获取租金等额外效用的行为都被称为寻租活动。寻租目的是获得政府力量庇护或政策倾斜或特许垄断性的使用紧缺物资或垄断市场。根本上来说,租金是制度不完善的产物。纯公共物品、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自然垄断、信息不完善往往导致市场失灵,成为政府干预的理由和寻租活动产生的制度背景。寻租没有增加产品和劳务总量,而是对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
  企业寻租,指企业通过对超经济权力的追求而获取经济利益,即寻求非生产性利润的行为。寻租方式主要是游说和对政府租金支出两种。一些政府部门增加干预经济的权力,频繁设租,而一些企业试图从外部寻找某种途径来减少成本或增加盈利,这样就容易形成企业寻租与政府腐败。
  
  二、企业寻租行为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企业寻租活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促进政府部门有效运转。政府可以将优惠政策或稀缺资源分配给寻租企业,更好的指导、监督企业按照政府预订目标行事,有效率的贯彻政府既定政策来调控市场。另外,张维迎等经济学家提出“适度腐败有利论”,指出政府获取租金可能是帕累托改进,实现次优条件下最优的资源配置,还可能会降低政府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2)寻租活动实现了企业对稀缺资源的占有,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获得激励提高经济效益。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在通过寻租活动获得资源后,利用既得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力图改善经营管理来借机壮大企业。
  (3)企业寻租活动的存在可以引发人们对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制度缺陷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客观要求政府更好地对待企业的寻租活动,维护政府形象,完善市场制度,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负面影响
  虽然寻租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积极影响,但主流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其负面影响要大的多。
  (1)要“企业寻租活动会使稀缺资源配置错位,减少社会财富。企业将有限的资源不是用于扩大生产,而是去寻求非生产性利润。寻租活动自身不会创造价值,反而会伴随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等寻租成本,挤压社会生产资本,减少社会整体福利。
  (2)企业的寻租活动会导致政府权腐败,损坏政府公众形象和威信。企业以财物、不合法的福利去行贿官员,作为给租者的行政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予寻租者以特权和资源使用权,寻租活动就滋生了腐败。扩大的租金规模会加剧寻租活动,腐败现象可能更为严重,败坏社会风气。
  (3)企业寻租活动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使投资环境恶化,阻碍经济发展。寻租活动破坏市场游戏规则,人为设置垄断,降低市场均衡水平,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即哈伯格三角。寻租活动会使得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失灵,混乱经济秩序,扭曲经济政策的运作。
  (4)企业寻租活动会使得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在贫困人群中产生马太效应。寻租活动会游说政府制定保护某些集团利益的政策,这样就要剥夺了公共资产,挤压穷人福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