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基础教育论文>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一)

幼儿园英语教学活动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幼儿园 英语教学 幼儿心理发展 语言能力
  论文摘要:近年来,幼儿越来越多地以不同的形式接触第二语言(我国的幼儿主要为英语。)从某种意义上讲,早期儿童是否有必要学习第二语言似乎已不是人们的关心所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学习第二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借鉴一些研究资料和近几年我们做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研究》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我们用事实、事例和研究资料证实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活动(主要指英语活动)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能促进幼儿语音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双语活动中教师自然会向儿童展示另一套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儿童对语言多样性的理解,丰富儿童的多种语言经验,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首先,在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以使儿童对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产生敏感。英语和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各自有相对独立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系统,随着学习的深入,幼儿会逐渐意识到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在学习和运用不同语言时能够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系统。对语言之间差异产生敏感的直接结果是幼儿开始将语言看作他们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其次,第二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幼儿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我们通过12所实验幼儿园测得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充分显示这一点。因为进行双语活动时,可使幼儿获得更多的机会参与以语言为交际手段的交际活动,从而提高了他们对交往情景和交往对象的敏感性。第三,早期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使他们更容易获得纯正、地道的第二语言的发音。我们从央视10套节目一年一度的“希望英语风采大赛”中,小学组的语音普遍优于中学组和大学组的语音便不难看出这一事实。而这一点也能得到科学的左证。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通过核磁扫描发现,成年人学习外语时使用的大脑部位与儿童明显不同,由此导致成年人掌握外语的速度远远没有儿童迅速。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学习语言的部位即“布罗卡斯区”在人的幼年时期非常发达灵敏,人们的母语即贮存在该区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外语的速度很慢,掌握得远没有儿童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神经心理学家的一致看法是,超过了青春期就不那么容易完全习得第二语言的语音。成人当然也能学会第二语言,但只有6%到8%的人可以习得不带第一语言口音的二语。
  二、能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我们通过对进行双语课题研究的实验园的不断观察和检测中发现,与学习单语言的幼儿相比,学习双语言的儿童较早的发展了一种分析语言本身结构的能力,他们能较早意识到言语表征与语义是分离的,他们在学习语言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语义上而不仅仅在形式上。儿童的思维更多地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及其联系进行思维,而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在概念的形成、思维的发展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使同一形象的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加速了幼儿对语言和语义的分离,对幼儿概念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起促进作用。我们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双语的儿童,往往在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新颖性方面优于学习单语的幼儿。双语实验班里的幼儿较普通对比班里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更强,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性格更开朗,言行举止更大方,尤其是礼貌用语的使用更频繁。因为在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是在完成汉语教学大纲的同时进行的,这实际上增加了幼儿掌握语言的总量,语言的训练与运用促进了幼儿的表达能力,而表达能力的提高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并且开始萌发第二语言的思维。从脑是多使用才能发达的观点出发,幼儿在学习英语时也开发利用了大脑的语言中枢。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语言的发展将促进思维的发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