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教学管理初探(一)
详细内容
【摘要】:笔者据二十余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从如何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保健,成长教育,灵魂塑造以及对将来择业就业方面的探索分析,阐述了新时期下教学管理的特征及如何调整教学管理策略。以期能给教育教学战线上工作同仁们一点启示;并共同研究探讨新形势学生的管理方略,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教学管理爱心心理保健
“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已延续了几千年。然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渐渐变得平淡,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网络,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逐渐完善或替代着教师的教学工作。
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智商高,思维活跃。激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已不存在什么障碍。然而就其成长历程:尤其心理发育,意志力方面却存在着诸多不足,心理脆弱。缺乏百折不挠的毅力;浅薄浮躁,缺乏刻苦钻研的耐心;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教师的教学管理方面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了。笔者就多年积累的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体会,与各位就职于教育战线的同仁们做一探讨。
一、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校园暴力”事件,自云南大学马加爵同室操戈残害同学之后几乎就不曾间断过,尤其过去的2008年更是时有耳闻;浙江盘溪中学女教师家访被学生残害,山西朔州郝旭东献上年轻的生命,政法大学程春明,湖南澧县曾庆岩死于学生的屠刀之下。更有什么“短刀帮”“姐妹党”横行于校园,使往日神圣的校园不再平静。这一例例骇人听闻恶性事件不能不引起教师乃至全社会的反思:现代的学生到底怎么了?
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在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提高,青少年衣食无忧,倍受呵护。优越的家庭条件下造就了一个个“天之骄子”;目中无人,自私,心眼狭窄,受不得半点委屈;渲染暴力血腥的小说网络游戏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成为学生有意无意模仿的对象,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青少年时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激烈变化,引起他们的世界观,行为方式的极大变化,遇到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心理敏感,特别易遭受挫折,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会表现为直接破坏或迁怒于他人。作为教师要熟悉学生生理,心理变化,引导他们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开展多种形式的文艺,体育活动,释放他们的过剩精力,宣泄他们的情感压力。多与他们交心谈话,升华其情感,提高其涵养,培养他们对生活中逆境,坎坷的承受能力,是目前学校管理的头等大事,教师要做好学生保健医生的角色。
二、做一个爱心使者
中医上说;“急则治标,缓者治本。”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在其情绪冲动,行为过激时,帮助其疏导,宣泄,做心理保健医生;在日常教育中倾注爱心,做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即教师还要做一个爱心使者。
爱心常常能创造奇迹,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随机各选三个班,然后煞有介事的进行发展预测,并且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八个月后,他们重新对这些班级进行复试,结果是这些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的增长明显比其他同学快。而事实上那份名单是随机的,是实验者随便指定的。罗森塔尔等人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教师又暗将期待传递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暗含的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教师的爱心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是人类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教师的爱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引发对人生的信心,学生在教师的爱中会意识集体以至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会认为这是社会对他们的肯定,从而激发其心灵深处的潜在能量。教师要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开诚布公和他们交谈各种问题,要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又是可信赖的长辈和学习的表率。平时要注意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思想,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了解学生对待某一问题,某种言行的看法和态度,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老师的期待和意图,从而达到教师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