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从中外观点谈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

从中外观点谈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及实际调查数据,并参考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论证,分析了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社会责任 经济责任 经营绩效 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从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到逐渐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而2008年发生在国内众多奶粉生产企业的毒奶粉事件,再一次把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推向了舆论的焦点。
  导致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业经营者的顾虑。一些企业的经营者担心承担社会责任至少在短期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削弱其竞争力;一些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待于提高;社会缺乏清晰的舆论导向和监督机制;政府缺乏引导性的激励措施。所有这些都与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认识不一致有着直接的关系。鉴于此,本文将重点探讨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及社会责任对经济绩效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代表性观点
  
  企业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classical view)主张管理当局惟一的社会责任就是利润最大化。该观点同时指出,不管何时当管理者将资源用于社会利益时,都是在增加经营成本,这与企业的经济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在Friedman看来,企业不是不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仅限于在遵守基本社会规则下的经济责任。
  社会经济学观点(socioeconomic view)认为管理当局的社会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该观点主张:公司并非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它们还要对社会负责,社会通过各种法律法规认可了公司的建立,并通过购买产品和服务对其提供支持。此外,社会经济观的支持者认为,企业组织不仅仅是经济机构。社会接受甚至鼓励企业参与社会的、政治的和法律的事物。
  在以上观点中,古典观点的持有者坚持经济责任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社会经济学观点显然是把经济责任看作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而以卢代富为代表的学者(姜志华,王淑芹等)则把经济责任排除在企业社会责任之外,认为经济责任当属企业责任的内容。但更多学者(李海婴等)开始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包括作为企业责任的经济责任,也包括强制程度高的法律责任,以及强制程度逐渐降低的道德和慈善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回顾
  (一)理论探讨
  迈克尔.波特(Michale E.Porter)提出了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责任的兼容性理论,理由是:第一,企业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竞争环境。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常常可以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 ;第二,当今企业竞争力并非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数量,而是取决于要素的生产率高低。从交易成本理论来看,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使得产品生产、使用的信息更加透明,消费者购买“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产品比购买“没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的产品风险小,交易成本随之降低,那么理性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前者。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投资可能赋予产品“社会责任”属性,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作为一种差异化战略。
  (二)实证分析
  有资料显示,从1972年到1994年间公开发表的关于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 (经济效益)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章共有51篇,其中认为二者是正相关关系的文章33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64. 7%,得出二者为负相关结论的论文有20篇,占研究文章总数的35. 3%。美国《商业伦理》杂志曾评选出的 100家“最佳企业公民”,与“标准普尔 500强” 企业中具有最佳财务业绩的公司相比,“最佳企业公民”的整体财务状况要远远优于“标准普尔 500强”企业中具有最佳财务业绩的企业。
  姜启军(2007)对企业社会责任与短期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短期内,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并不一定超过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如果生产成本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水平正相关,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价值,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价值不能有效地区别,而且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高于企业的良好声誉的状态,具有良好声誉的企业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则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要小于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利润。但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公司捐赠研究》课题组给出的调查结果看来,公司当年的经营业绩与捐赠数额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72,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金铭等(2008)通过对中小企业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中小企业贡献公益事业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绩效,其对国家的贡献率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徐光华等(2007)借助调查数据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财务绩效与社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三者构成了企业共生战略绩效体系的一个“绩效链”,并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系统,即由经营绩效驱动财务绩效,进一步驱动社会绩效,社会绩效再驱动经营绩效,完成一次循环。依次往复,犹如时钟,形成“战略绩效评价时钟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绩效的提升,每循环一次,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将随之得到提升,形成良性的、永续的共生竞合的战略绩效评价模式。
  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大多数研究结果均表明了企业的经营绩效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为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更为坚实而有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