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长效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作用(一)

长效管理机制对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介绍了企业应以合理的岗位体系为核心,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选拔机制和培训机制三大企业管理机制,有效促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
关键词:激励选拔培训管理
0引言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可以归结为人才竞争,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不仅是企业稳固发展的基石、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而且还可以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推动力。
随着大量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众多民营企业不断崛起,国有企业面临的人才竞争将更加白炽化。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自然法则,残酷的现实迫使企业必须自觉地按照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办事,只有储备一只精英荟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建立一套完善的、与时俱进的职工队伍建设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故而,如何搞好新环境下的职工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包括: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新观念出现的给部分职工带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纪律观念和艰苦奋斗观念淡化有所淡化;②员工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重形式、轻实质,挫伤优秀职工的积极性;③人员的选拔任用机制不合理,员工的晋升通道单一,用人机制不顺畅;④员工素质参差不齐,部分职工难以达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
上述问题,既有企业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要想抓好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妥善解决一系列问题,就必须系统思考,从长效管理机制入手。企业应以企业合理的岗位体系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选拔机制(包括招聘体系、职业发展体系)和培训机制三大企业管理机制来有效促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在岗位体系建立的情况下,关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人员招聘和职业生涯发展体系相结合,营造职工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1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激励机制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及其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利益,在国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激励机制作用和目的在于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目标紧紧结合在一起,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同标的实现。所以优良的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基础。
在激励机制中,职工的薪酬体系是核心要素。目前国有企业经常采用是基于职务等级的薪酬体系,与职工的岗位价值和贡献联系不紧密。员工薪酬体系设计与优化可分为四条步骤:
1.1外部薪酬调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各类型企业的薪酬水平,为国有企业确定符合自身定位(领先、追赶、落后还是混合)的薪酬水平;
1.2薪酬结构设计。针对国有企业目前薪酬结构现状,从企业战略角度和员工发展角度评价各因素重要性(岗位、能力、绩效),并据此设计与优化薪酬结构,明确岗位工资、学历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福利等比重,明确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比重,高弹性还是高稳定;
1.3岗位薪酬调整。成立专家小组实施岗位价值评估,从职位重要性、劳动强度、管理范围等多项因素对企业每一个岗位进行评估,确定岗位价值的评分,并据此排序。在此基础上划分岗位薪档,并结合企业的薪酬水平定位,确定每一个薪档的薪酬标准;
1.4完善薪酬管理制度。
基于上述步骤设计的结构化薪酬体系,能够强化国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增强国有企业的核心能力,营造响应变革和实施变革的变化,支持国企战略的实施,实现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有企业大多实行的承包经营协议及经济责任制模式,这种模式往往对高管层的激励不够。国有企业对于高管团队的激励要着眼于如何寻找股东利益和管理层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的基础上,股权激励方案能使股东和经管者整体效率得到改进。常见的高管层股权激励的方式有股票期权、虚拟股票、经营者持股、限制性股票等。
2选拔机制
国有企业在职工队伍建设方面要重视选拔机制的应用。而国有企业选拔机制的核心是职工职业发展体系。在部分国有企业中,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不明晰,往往只能通过往管理岗位的晋升才能够实现发展,这严重的影响了职工队伍的人才结构合理性,同时造成部分优秀人才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