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构建(一)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的构建(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自身质素不高,内部管理控制能力不足是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要,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本精神,帮助其构建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构建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该规范的实施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报告的有效性;有利于上市公司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相关规定,堵塞管理漏洞,保障公司资产的安全,有效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回报股东和社会。但是规范并没有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构建方面提出要求和建议。
  
  1 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构建的重要意义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要素,即构建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活动为重要手段、以信息与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五要素内部控制框架。其中内部控制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进行控制首先要考虑控制环境问题。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各项控制的前提。控制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特别有些中小企业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财会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环境更是无从谈起。对于这类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
  
  2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环境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不刻意逃避法规的监管。
  (2)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环境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突出重点、分清主次,针对中小企业的薄弱环节、对企业成败有直接影响的方面,如影响盈亏、成本的重要事项,应严格控制;次要的事项,根据中小企业的能力限制,可简单控制或不控制。
  (3)有效性原则。内部控制环境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全体员工应当自觉维护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处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随着中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及时发现所存在的缺陷,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环境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业务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并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行业分布广,各有特点,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能照搬大企业的做法,而应当根据本企业业务、规模等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情况的控制制度。
  (5)制衡性原则。企业的机构、岗位设置和权责分配应当科学合理并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确保不同部门、岗位之间权责分明和有利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责的部门应当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任何人不得拥有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特殊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