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研究>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一)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现金流量利润可持续经营

  [论文摘要]企业的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与利润相比,现金流量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管理,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笔者从现金流量衡量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相对于利润的优势着手,对现金流量的强化提出了如下可行性建议。
  
  一、衡量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量优于利润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评价企业业绩时,往往会进入只关注企业的利润水平,而忽视企业现金流的误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主体,获取利润是其本质属性。然而,许多企业尽管“利润”丰厚,却难逃破产的厄运。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现金流的不足。现金流就好比企业的血液,关乎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衡量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现金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通过对现金流量规模与结构的关注,可以判断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支付能力,并客观评价企业的经济实力,进而优化企业的经营决策。对投资者而言,现金流量则是指导其调整投资方向,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的风向标。
  现金流量与企业利润相比,对于衡量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具有如下优势:
  1.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原则更加合理
  利润是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进行确认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在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对其进行确认时,可能会因为主观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确认的结果不真实。并且由于未考虑信用风险的存在,确认的利润较实际值可能偏高。而现金流量则是在收付实现制下予以确认,其不仅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状况,而且还可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2.对于破产界限的界定
  根据《破产法》的规定,一个企业的破产界限,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而单纯资不抵债,则不能界定企业破产。如果没有利润,尽管企业的发展能力会受到影响,但并不会因此而面临破产清算。可见,现金流不足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才是企业破产的根本原因。
  3.避免人为对利润的操纵
  根据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可以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对有关会计事项选择不同的入帐方法予以记录。入账方法的不同则会直接影响当期利润的大小。因此,会计利润的准确度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的执业水平和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成为股东和高层管理者进行间接利润操纵的手段。而现金流量与利润相比受会计估计和分摊的影响较小,较真实客观。因此公司的现金流量能力分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上市公司是否有利润粉饰和操纵现象发生。
  4.为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引入现金流,可以规避账面利润对投资者的误导。由于现在很多企业尽管利润状况良好,但大股东占款却十分严重,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此类企业内部现金流严重不足,利润虚增,不仅无法产生投资收益,而且时刻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运用现金流量对该类企业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更为可靠的投资决策,以避开公司高管人员的虚假利润信息陷阱。
  二、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以确保自身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
  1.合理安排现金流中各部分的比例
  企业的现金流量按照其构成要素可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是最基础的部分,应首先得到满足。保持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充足,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促使企业利润的增加。当企业在满足日常生产经营后仍有一定的闲置资金时,可用于进行投资活动。当企业发生资金短缺时,则需要利用筹资产生的现金流弥补其他两者的不足。对实现各部分现金流合理配置的目标,应进行层层分解后下达到各部门,并与每个人的工作业绩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