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自学考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自学考试作为学习知识、增强能力、提高学历的一种有效手段,正越来越受高职学生欢迎,但高职学生在参加自学考试的同时却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所以本文从如何正确认识自学考试,自学考试在高职高专学校教学的意义以及如何发挥并深化自学考试在高职院校教学的积极作用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深化 自学考试 高职院校 作用
0 引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它和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同时,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学历教育方式,由于其低门槛、低费用、高质量、教考分离且相对灵活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欢迎。所以如何深化对自学考试的认识,进一步发挥自学考试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1 对自学考试的正确认识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时条例》条例总则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相一致。”且根据规定自考毕业生享有国家规定的与统招高校毕业生同等的毕业待遇(包括编制和工资待遇在内)。
1.2 自学考试的模式是先进教育制度的代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当前,诸如英国牛津、剑桥大学,美国哈佛、麻省理工大学等世界顶尖的高校,全球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大学课程会考”形式的教育制度,即宽进严出,学生只要修完相应专业的规定课程,且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发给毕业证书。而我国除了自学考试也采用这种“大学课程会考”形式的教育制度外,其他高等教育均采用“高考”的形式。九十年代初,很多西方高校承认自学考试学历甚至课程合格证但不承认中国普通高校学历,这就是主要原因。可见,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社会信用值和认可度是优于其他学历的。中国的普通高校想真正地被世界主流高校所接受,可以说改现行“高考”形式的教育制度为“大学课程会考”形式的教育制度是一条根本出路。
1.3 自学考试是一种注重能力培养的大众教育制度。自考由于其门槛低往往被很多全日制大学生质疑,认为凭什么自考毕业生与统招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的毕业待遇。其实,自学考试考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通过对照大纲看书复习能通过考试应该说是很不简单的。因为自学考试的内容不仅是知识点分布广,而且分识记、理解和应用等层次,考生必须对课程的内容非常了解并能融会贯通才能顺利通过考试。所以自学考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只是死记硬背很难通过自考。试想如果规定这些全日制大学生都要参加自学考试(除了少数的名牌大学外),他们读自考的毕业率会和他们读普高的毕业率一样高吗?我想结果大家都心知肚明。当然自考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自考的知识老化,自考的课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个别地方存在管理较为混乱等现象,但这并不影响自学考试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4 专业课程的成绩全部合格并不是自考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充分条件。自考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基本条件包括考完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含实践性环节)并取得合格成绩;完成规定的毕业论文(设计);思想品德鉴定合格等三个方面。所以考出所有课程只是取得毕业证书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思想品德鉴定不合格同样是一票否决。
2 自学考试对高职高专学校在校教学的意义
2.1 对高职高专学校而言,鼓励学生参加自学考试是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自学考试既能充分利用自学考试资源,以及灵活、方便、规范等特点和优势,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他们选择适合今后工作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专业、提高他们学历层次和就业能力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校园学习求知氛围、盘活现有师资、设备、实习环节,提高管理水平等提供了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