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柯尔克孜语电影译制产品受众及市场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 民族语言影视译制对于丰富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疆柯尔克孜语电影译制产品受众偏好及市场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客观反映了新疆克州受众的媒体接触情况,充分认识和发掘民语电影译制业的市场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为进一步发展新疆电影译制事业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 电影;译制产品;受众
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影视译制(简称民语译制)就是利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对电影进行的翻译创作活动。发展民语译制业,是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会议的要求,是实现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民语译制发展历史不长,其规律性还很难把握,经验也无参照之处,导致在民语译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为了客观反映民语译制业的市场现状,解决新疆电影译制事业发展的掣肘,急需基于受众和市场的描述性数据。
新疆全区共有民语译制机构14个,分别进行维、哈、蒙、柯四种语言的广播影视译制工作。目前新疆仅有“柯尔克孜语译制中心”一家柯语译制中心,这也是全国惟一柯语译制机构。柯语译制中心的工作重心一直集中在电视剧译制上,从成立至今完成了1 044部(集)电视剧的译制工作,而柯语电影的译制工作多年来进展不大,13年间仅完成了9部柯语电影的译制工作。新疆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因此本文选取克州进行调研工作,2010年随机入户发放柯尔克孜语问卷400份,误差率小于5%,置信区间为95%。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描述新疆柯语电影受众与市场。
一、柯尔克孜族受众媒体接触情况
(一)不同语言媒体产品的使用情况
柯语是柯尔克孜族在生活中使用的主要语言,在收听广播、观看电影、电视的时候,克州受众更倾向于接受柯语的媒体产品,而观看柯语电影的受众比例介于广播、电视之间。汉语、维语和柯语是克州的媒体采用的主要语言,由于柯语的广播和影视节目较少,使用维语收听、收看节目的受众比例相对较高。
问卷反馈信息表明克州受众使用汉语接触媒介的比例在13%~28%之间,柯尔克孜语的使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成为柯尔克孜族受众接触媒介的首选语言。其中使用柯语收看电视、电影所占比例相对略高,在62.9%~65.1%之间,收听广播的受众比例则高达81.7%。此外,在柯语地区使用汉语接触媒介的情况中,广播的使用频率最低,仅为13.8%,而电视和电影的受众比例相近,在27%左右。克州柯尔克孜族受众使用其他语言接触媒介的比例在4.4%~9.9%之间。
(二) 电影接触情况
新疆的广播影视译制产品中,电影译制产品所占比例不高,受众可以选择观看的范围相应缩小,在可以收看到的民语译制电影中,受众接触电影的情况并不乐观。
调查显示,柯尔克孜族受众近一年内观看的电影数量在3~5部的比例最高,占31.1%;而一年内观看过10部以上电影的受众比例也相对较高,占到30.2%;一年内看过1~2部和6~10部电影的受众人数相等,比例分别约在16%左右。
其中观看1~5部民语译制电影数量的受众居多,超过50%,其中观看民语电影3~5部的受众比例最高,占32.4%,看过1~2部民语电影的受众占24.7%。受众观看民语译制电影的情况相对较好,17.6%的受众一年内观看了10部以上电影。
二、柯尔克孜族受众对译制水平的认可度
在媒介多样化时代,受众可选择的媒介增多了,受众对媒介译制水平的认可度越来越值得我们探讨。
调查研究显示,一方面电视作为主流媒介,柯尔克孜族受众对电视媒体产品的民语译制水平认可度最高,占到44.4%。另一方面虽然柯语电影的数量不多,但柯尔克孜族受众对广播和电影的民语译制水平的认可度相当,都在24%左右,其中电影的认可度略高于广播。在柯尔克孜族受众中对电视、广播以及电影的接触频率较为平均,对其民语译制水平的认可度相对其他地区而言也较高。
三、供需环节存在的问题
(一)柯语译制电影数量和种类供给不足
近年来,民语译制电影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导致供给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民语译制电影的发展。其中民语译制电影片源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原因,27.5%的受众反映没有民语的译制电影。而现有的民语译制电影也存在许多问题,民语电影数量太少和民语译制电影选题种类单一成为较为突出的问题,受众比例分别占到66%和56.1%。此外调查还显示29.2%的受众反映译制不及时,希望缩短译制周期。至于民语译制电影的票价过高和影片译制质量不好,并没有引起受众的过多关注,只有16%左右的受众认为需要改进。
(二) 译制电影类型需求空间
现有的民语译制电影数量不多,类型也较为单一,受众对译制电影类型的需求空间很大。调查显示,柯语受众要求增加译制电影类型的呼声很高,对内容积极向上的电影类型较为偏爱。
通过对柯尔克孜族受众译制电影收看需求的调查发现,在众多译制电影的类型中,故事片排在受众最喜爱的电影类型之首,要求增加译制的受众比例最高,占到57.8%。爱情片、喜剧片和科教片也是受众较为喜爱的电影类型,要求增加译制的受众占到40%~50%左右。战争片和动作片的译制需求一般,30%~40%的受众要求增加译制。受众对灾难片和恐怖片的译制需求不高,19.7%的受众要求增加译制。
(三)译制影视剧片源需求空间
国产、港台、欧美和日韩地区的影视剧中,柯语受众偏爱国产影视剧,要求增加译制国产影视剧的受众比例最高占到70%以上。目前由于日韩影视作品在国内大小银屏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产生的影响较为广泛,与此同时日韩地区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都与中国相近,所以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柯尔克孜族受众对日韩影视剧较为认可,要求增加译制日韩影视剧的受众比例占42%~48%,欧美及港台影视剧的比例占到30%~40%。其中欧美和港台的电影译制需求略高于电视剧,要求增加译制欧美电影的受众比例高于港台电影,占到41.2%。
四、译制影片市场分析
(一) 受众电影观看方式偏好
媒介多元化时代的来临,让受众有了更多的渠道观看电影,电影院不再是受众的惟一选择,66.5%的受众倾向于通过电视观看译制电影。此外41.5%的受众选择购买VCD/DVD观看作为主要方式。网络的海量信息给受众提供了观看影片的广阔平台,31.2%的受众上网观看译制电影。仅有20%左右的受众选择电影院观看译制电影,而选择流动放映车的比例略高,约为20.1%。
(二) 电影流动放映车的不足
电影流动放映车是农村电影放映方式的重要补充,但电影流动放映车作为农村电影放映的主要工具,并没有得到受众的认可,仅有6.8%的受众认为目前的电影流动放映车工作没有问题。受众对流动放映车的满意度不高,这与放映车数量太少、放映影片次数少、影片太老、种类单一密切相关。
改进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首先要增加放映车数量,30.7%的受众反映没有电影放映车。要改善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加大对流动放映车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调查显示,放映的次数太少是电影流动放映车存在的主要问题,59.8%的受众要求增加放映的次数。放映的影片种类单一和放映影片太老也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受众需求不高,要求改进的受众占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