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和你的“优势手”(一)
详细内容
做生意只有两种模式,你相信吗?这就是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他认为,第一,就像人只有两只手一样,企业只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第二,就像人只擅长使用一只手一样,企业也只擅长于两种模式中的一种。双手都灵巧的情形寥寥无几,在两种模式上都成功的企业也很罕见。比较典型的情况是,企业使用“辅助手”时很笨拙,而在使用“优势手”时很熟练。
那么,这两种业务模式究竟是如何划分的?作者告诉我们,一种是复杂系统(plex-system)的模式,采用该模式的公司包括:IBM、高盛(GoldmanSachs)、波音(Boeing)和埃森哲(Aenture)等。第二种是数量运营(volumeoperation)模式,采用该模式的公司包括雀巢(Nestle)、宝洁(Procter&Gamble)、戴尔(Dell)、微软、联合航空公司(UnitedAirlines)以及eBay等。
第一类的大多数公司以大型企业作为自己的主要客户,或称“关系型”客户;而第二类的许多公司往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或称“交易型”客户。在复杂系统模式下,企业致力于将客户群扩展到数千家,每家客户每年的交易不过区区数次(实际上,有些时候一年里可能根本没有交易),但每次交易的平均价格都是6到7位数。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在数量运营模式中,厂商力求获得由数百万消费者组成的客户群,每个消费者每年交易数十次乃至数百次,而每笔交易的平均价格则只有区区几美元。这一根本差异导致了前一种公司专注于培养关系,后一种公司专注于使交易系统化。几乎在价值创造的各个层面上,包括研究、设计、采购、制造、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两种模式的做法都是截然对立的。这就是一家公司很难在两种模式上都做到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
当一种类型的企业――无论是数量运营型还是复杂系统型――尝试以另一种模式去竞争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说,当涉及战略的制定时,复杂系统型的战略专家专注于提供极具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尽可能优化其成本效益。而数量运营型战略专家则相反:他们首先专注于提供极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和服务,然后再尽可能地使它们实现差异化。换句话说,一种是立足成效(effectiveness)来寻求效率(efficiency),而另一种是立足效率来追求成效。这些问题最初很不起眼,但最终却会给公司带来损害。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并购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