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VS彼得斯:谁是卓越榜样(一)
详细内容
同是从实证出发,柯林斯研究中小企业的卓越之道,强调慎重决策;彼得斯总结大企业卓越路径,认为管理主要是对价值观的管理。前者要求思考,后者希望尽管去做。
智慧支持: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从优秀到卓越》中文译者俞利军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维达
柯林斯:中小企业的关键砝码
优秀到卓越的要素:第五级领导,能推动企业迈向卓越的领导人通常沉默内敛,既谦虚又不屈不挠。先找对人,再决定要做什么。刺猬概念。飞轮和命运环路,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像不停推动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
中小企业板“年报补丁”近来令人眼花缭乱,质疑声纷起,但中小企业板本身仍“将成为中国众多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
不过,摇篮也只是摇篮,如何冲破重重险阻,渡过道道鬼门关,在死亡率极高的中小型企业中卓绝而出仍靠企业自身。
被拘捕前,黄宏生的办公室书架上有三本《从优秀到卓越》。创维一万多名员工中广泛传播着这本书。
在书中,柯林斯主要传达了以下几个观点:第五级领导,能推动企业迈向卓越的领导人通常沉默内敛,甚至有点害羞,既谦虚又不屈不挠。先找对人,再决定要做什么。刺猬概念。飞轮和命运环路,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像不停推动巨轮朝一个方向前进。
这些结论有大量数据和事实依据:对40年间美国最典型的11家“从优秀到卓越”公司大量研究。
国内,TCL的李东生被认为是“第五级领导”的典范。他意志坚强,固执,平和,追求超常规发展,具有始终如一的前瞻性。GE的杰夫・伊梅尔特被认为是“第五级领导”的另一种典型。他坚持自省,认为领导力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反省。
俞利军认为,柯林斯的思想具有两点突破意义。他不是一个人在发出声音,而是整个团队真正参与研究,让事实说话。他们的研究显示,表面上很大的品牌,如英特尔,GE等,一般认为应当创造出辉煌业绩,但一些默默无闻的企业为股东创造的利益可能远远大于这些大企业所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