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企业战略>日本式管理对中国式管理的启示(一)

日本式管理对中国式管理的启示(一)

详细内容

刻意区分美日管理的不同,提出“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并进而提出“中国式管理”,是一种线性和僵化思维的体现。这种机械的划分,既不符合管理的混沌本质,也没有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事实上,美国管理界从来没有提出“美国式管理”理论,日本管理界也基本上否定“日本式管理”的说法。

  “美国式管理”与“日本式管理”均属伪命题的事实,有力地印证了“中国式管理”理论构筑的非科学性。

  所谓的“日本式管理”,其实与美国管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日本管理的杂糅性充分表明了,管理理论是不能以国家或地域来划分的。

  日本管理的复杂文化基础

  在分析日本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研究其文化基础。与中国式管理认为日本管理的基础是儒家文化不同,我们认为,日本管理的文化基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这是因为,日本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杂糅文化。

  日本文化具有重学习、模仿和综合再创造的倾向,因而不象中国一样具有某种根深蒂固和相对稳定的主体文化。日本在唐朝时学习中国,明清时学习荷兰、近代以后学习英、法,二战以后又学习美国。日本文化是本土的神道教、印度佛教、中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混合。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思想家加藤周一就提出了“日本文化杂种论”,对日本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一位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说:“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因而日本文化是一种实用主义文化,这使日本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的吸取,都是以实用为目的,而缺少真正的思辩。比如日本在接受西方文明的过程中,对西方的物质文明情有独钟,却对能真正改变一个民族精神的基督教信仰不感兴趣。这使得基督教始终无法在日本扎根。

  日本对西方技术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同时接受,并不表明日本管理是中国文化与西方科技的嫁接。所谓日本崛起是儒家文化之成功的说法,不过是中国式管理的主观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