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沃琪手表感知用户口味变化(一)
详细内容
看点:哈耶克的贡献在于像年轻人一样去品味生活,让他们的激扬的情绪和反叛的个性能够通过SWATCH得到淋漓尽致的宣泄和释放!著名的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说:“根本就没有成熟市场这回事。任何行业中任何规模的公司――无论所处的行业有多么‘成熟’――都能增长。”来看看斯沃琪是怎么做的吧。
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习惯于从内向外审视自己的发展。而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必须强烈地关注客户,也就是向外看,否则就会失败。从外向内的公司,关键词是需求,而不是产品。这意味着他们要完全沉浸于客户的想法中,积极寻求扩大需求的渠道。
Swatch就是这样一个经典案例。Swatch的出发点始于消费者需求,而不是生产过程。它打破了人一生只会买一块手表的习惯,把手表的功能从计时的理性诉求转换到感性诉求,开始将手表当做一种流行、时髦的配件,完全颠覆了产品的定位。Swatch的成功拯救了差点儿就要被精工买走的瑞士钟表集团。
应对灾难
瑞士的钟表业具有古老的传统,它在世界市场独领风骚几十年,满足了一系列的消费者需求――从精确度到款式,从豪华到品位,手表的价位从100美元到50万美元不等。但在半个世纪里,瑞士制表业的企业设计没有什么变化。它的目标仍然是那些保守的、富裕的消费者,他们肯为一件产品出高价,因为这件产品最为与众不同的特征是,上面印着“瑞士制造”。
但是在20世纪70到80年代里,一场暴风雨席卷了瑞士制表业。价值100亿美元的手表市场从传统模式的瑞士企业大量转向了以天美时(Timex)、西铁城(Citizen)、精工(Seiko)和卡西欧(Casio)为代表的新企业。通常的解释是,这场灾难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尤其是数字手表的发展。然而尼古拉斯・G・哈耶克(NicolasG.Hayek)――制造斯沃琪手表的企业家,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原因不在技术,而在于瑞士管理者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