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公司:新公司学习法(一)
详细内容
看点:由于深知“成功无法复制”的真理,脱胎于宏系的明基公司并没有完全秉承母公司的“成功配方”,而是通过“学习”和“忘记”在管理方式和业务模式上都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密码”。
像极了台湾上世纪80年代的言情剧:白手起家多年奋斗后,拥有了一份不错的家业,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兄弟争宠以及大家族无可避免的诸多矛盾,痛定思痛之后分家成了必然的选择。
这是宏系的写照。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再造和再再造之后,如今宏系企业集团已经从一艘超级航母变成了联合舰队,施振荣用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来形容宏系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尽管外界今天更愿意用相互竞争的眼光来看待这几家企业之间的未来走向,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脱胎于整个宏系的这几家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着宏的基因,包括明基在内。这家1984年才成立的企业,最开始只是专门从事PC外设的代工业务,但是在与宏的竞合过程中,成就了业界新的传奇。
“学习”――找到成功规则
1984年的宏,业务规模已经有模有样,而且又接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单子―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订单,但是客户要求代工工厂只能为他们一家公司生产,考虑到宏当时还有另外的代工客户,施振荣想那就再成立一家新公司吧,于是在当时的宏旗下又多了一个小小的明基。那时的宏虽然也做代工,但属于ODM,已经有了研发,主要靠自有品牌为主。
而明基的发展模式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明基主要靠“合约制造”的订单,慢慢开始涉足PC的外设订单,它从成立到现在一直都在获利。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明基只是做代工,依靠自己的生产效率决胜负,几乎没有研发的成分在里面。特别是李耀上任后,这样的趋势更加明显,明基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以量产为主的产品上。李耀的技术背景很强,加上在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进修取得的企管硕士学位,拓展了他的国际视野。到了明基以后,他展现了很强的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