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集团董事长方崇钿:青龙江畔创业人(一)
详细内容
岁月苍桑轮回,浙南大地生辉。当年席卷中华大地的改革开放之风,成就了多少勇于抓住机遇施展才华的志士能人?
他们驾长风破千里惊涛,谱写出多少威武壮阔的感人诗篇?
中国・金田集团董事长方崇钿先生,便是浙南企业界千千万万弄潮儿中的崭露头角者。
农家赤子
这里,是中国版图南方虽不起眼却很有名的城市。因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温和而取名“温州”。
清视频代诗人孙广图在《忆江南・温州好》一词中赞美:“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晴天较远,不寒不燠气恒温,山色异朝昏。”
温州大地,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温州模式”,承载着多少传奇故事。
温州能人辈出,世代善于闯荡,敢为人先,中外驰名。
1944年11月,本文的主人公方崇钿先生就出生于温州东南青龙江畔的一个农民家庭。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方崇钿高中毕业以后,满怀参军报国的赤子之心,从偏僻闭塞的家乡,来到国际都市上海某工程兵部队服役。在那里,他为保卫当时处于世界风云变幻中的大上海站岗放哨;他为艰苦的国防工程施工添砖加瓦。短暂的军营生活,使他开阔了眼界。从此知道了在生他养他的浙南海滨偏僻小渔村之外,还有无限精彩的外部世界。
退伍以后,方崇钿在家乡的“耕读小学”拿起教鞭。但因那时一个月只有9元钱工资,平均每天三毛钱,只能靠“忆苦思甜”过日子。9元钱能做什么?年轻的方崇钿开始面对现实思考人生。这时候他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了“经济地位”的重要。
“许多成功者从困苦中来,许多觉悟者也从困苦中出。”正当方崇钿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徨、犹豫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了一个让他感兴趣的行业――养蜂。于是,他离开了学校的三尺讲台,拉起10多人的养蜂队伍,自任养蜂厂厂长,走南闯北放蜜蜂,一年居然收入1万多。
1万元,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已是非常惊人的数目。方崇钿由此成了青龙江畔首屈一指的“富翁”。此后,方崇钿又尝试创办“龙江机械五金厂”,到龙江公社办的“龙江造船厂”当过供销员。他偶然间想起,外出放蜂路过石油钻井队时看到石油工人对手套等劳保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又不辞劳苦到青海、兰州、新疆等西部的大型油田推销劳保用品。踏遍千山万水,使他广泛接触到大江南北天山内外的风土人情与产业特色。
这些丰富的阅历,成为方崇钿一生中难得的宝贵财富,成为风华正茂的方崇钿此后几十年闯商海、办企业的重要“基石”,成为他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原始经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