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傻子”查永恩 做亏本买卖的企业家(一)

“傻子”查永恩 做亏本买卖的企业家(一)

详细内容

   窗外青山秀水,屋内袅袅细香。呷一口金骏眉,查永恩不紧不慢地将他的生意经娓娓道来。

  投资5000万元建设一个废酸综合利用中心,建成后几乎每天亏损1万元。这样的事情恐怕永远不会刊载进知名商学院的经典案例,更不会有人去效仿。生意做成这样,难怪人们称查永恩“傻子”。

 

  早在2006年,查永恩与上海同济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攻关,开始废酸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处理研究。经过几十次试验失败并支付了270多万元“学费”后,最终成功开发出“废酸―真空无压蒸馏―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铁”的废酸回收综合利用新技术。回收的废酸经过处理,60%转化为成品盐酸可返销给带钢企业再利用,40%转化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用于纺织印染的颜料和自来水厂的净化剂。

  在江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查永恩投资1500万元创办了宇洁公司,建成废酸处理综合利用中心。2008年1月一期工程正式投产,随后追加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二期工程,使宇洁公司日处理废酸能力达到600吨。

  据了解,华西村所在的华士镇有带钢厂33家,年产值60多亿元。生产带钢必须要进行酸洗加工,华士镇每天产生的废酸达500多吨,每吨废酸会污染4万吨水。这些污水足以灭绝河里的鱼虾。查永恩的废酸综合利用中心建成之后的短短两个月时间,张家港运河渐渐变得清澈明亮起来。

  但是,股东们的心里却阴云密布。按理说,每吨废酸经过处理,可以生产出300公斤氯化亚铁,经过进一步加工可以转化成三氧化二铁等,也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但由于市场行情不好,生产出的氯化铁、氯化亚铁副产品价格不断下跌。查永恩介绍,比如废酸处理后的再生产品氯化亚铁,这两年价格已经从每吨700多元、500多元下降到现在的250元。

  “到2010年,宇洁竟然亏损250万,有股东已经提出要退股了”,查永恩无奈地笑笑,“我们只能争取明年少亏100万甚至不亏本。”

  一家民企要做到年年亏损并且继续存活,也是相当需要实力的。查永恩凭什么能如此慷慨地把钱砸进废酸处理,这还要从他最初创业说起。

 

  1958年,查永恩出生在江阴市朱蒋巷村一个十分贫困的家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勉强念完高中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到一家村办企业当起了供销员。一年之后,他当上了刚刚创办的村级工农针织塑料厂的厂长。

  为了率领农民们尽快脱贫,当上村办企业厂长后的查永恩绞尽脑汁,一手紧抓传统的针织服装生产,一手推出了十分畅销的新产品塑料喷雾器。经过一年“勒紧裤带”的苦日子,这个村办小厂当年盈利达到了100万元。80年代初的100万元可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