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袋洗张荣耀:我创业25年,复盘出的七条经验(一)
详细内容
经验一:传统行业转型,找到“撬动地球”的杠杆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让和我同年龄段的企业家们那么焦虑?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比PC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冲击更大?为什么O2O在美国在香港和在中国有那么多的不一样?O2O到底有没有泡沫?
我是许小年教授的拥泵,也是李善友教授的同学和粉丝,小年教授说美国没有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金融,善友教授说互联网思维将会颠覆所有行业,他认为华为正在走向死亡。
我参与过很多移动互联网的论坛,也参与过很多传统行业的论坛,我个人的转型就像科学实验那样,虽然时间和难度上都远超了预期,但一步一步地还是基本都实现了,从这方面讲我觉得传统企业的转型并不特别难。
但我和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在一起时,发现他们觉得世界本应就是这样,世界就是他们的。经过这一年多时间的摸索和了解很多传统企业的实践后,我又想说转型太难了,红旗是革命鲜血染成的,生在和平时代的人无法感受到战争的艰难。
85后、90后无法真切地感受到传统企业家远离用户已经很久了,那时候的企业家想的是销售额和财务报表,虽然口中说用户,但实际上都卷入了资源、房地产、金融的洪流,就像种树是为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和老百姓的健康,不能仅仅为了“绿色”而把电线杆都刷上绿漆。
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商业环境、家庭环境都和西方有着基础性的本质差异,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存在所谓的中国特色。如果你想做移动互联网而不是传统线下,那你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应是大致相同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一定都是为世界各民族创造价值的,是为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提高社会效率而努力的。就像特斯拉、苹果、Uber那样,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喜欢用。
2000年3月份的时候,荣昌伊尔萨的连锁店达到了100多家,高盛就想来投资我们,但发现我们是一个重资产、远离用户、现金流不集中、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与房东供应商没有博弈能力的行业,缺少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0年和新浪合作的网上洗衣让我发现这个行业最大的优势在于用户的基数和使用频次,我们的聚焦点应该从加盟商客户转移到用户。于是我2002年去读了中欧商学院,课堂上就把我的问题全都抛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在2004年推出了一带四和联网卡(荣昌公司在其旗下两大品牌荣昌和伊尔萨所有门店通用的“联网卡”IC储值卡)的模式。
记得那个时候,我把公司所有的高管都集中到北京的郊区进行宣导,还在一个北京五星级的大厦开了个很大的新闻发布会,这在当时的洗衣业是没有过的,我就想告诉团队这将是一个基因的转变,尽管那时候很少有高管明白我到底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