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张勇:我们的服务“赛神仙”(一)
详细内容
1994年,当时还在四川拖拉机厂做电焊工的张勇,利用业余时间,在四川简阳的一条马路边支起了四张桌子,开始了自己的麻辣烫生意。没有一点经验的他,只能用无微不至的服务感动顾客,虽然当时他的麻辣烫口味还谈不上多么“美味”,但顾客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光临这个叫“海底捞”的小店。
2010年,海底捞已经成为拥有超过50家连锁店的餐饮企业,公司营业收入超过6亿元,营业利润超过1亿元,资产总额达到2.5亿元。让顾客无可挑剔的服务已经成为海底捞的独门秘诀,而这一切,也正是海底捞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的成功秘诀。
海底捞要出海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这本是一句网络上的玩笑话,但每当海底捞有“重大动作”的时候,无数的网友都会选择这句话,来评价海底捞。近期,当海底捞推出上门送餐服务时,有网友拍下了海底捞服务人员上门服务的全程照片,并发布到了网上。一时间,“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再次铺天盖地地袭来。
无法阻挡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地球人都很清楚,那就是海底捞成功的法宝“服务”。上述网友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本来火锅送餐服务只是一些人开玩笑的构想,但没想到海底捞却将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而且服务和店里一样好。”
在将自家的火锅成功打入用户的餐厅后,海底捞又有了新的计划―――让海底捞的火锅占领美国人的餐桌。
今年五月,海底捞进军美国市场的计划被媒体曝光。据介绍,海底捞年内将在美国建立自己在海外的第一家门店。为了顺利推进海外开店计划,海底捞内部已经成立了海外管理部门,并制作了体现火锅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广告宣传片,而菜单、店面装饰等其他细节工作也已经提上了日程。
据悉,海底捞已经初步选定美国的两个区域作为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的首选。因为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已经走出国门的餐饮企业在国外的客人往往是当地华人或者亚洲人,但海底捞却想征服美国人的胃口。“我们不只是推出一种餐饮模式,一种业态,而是希望传递出一种火锅文化。目标是当地的主流市场,因此选择开店的地址不会在华人聚居区,而是在当地有影响的商业区,或者高品质地区。”海底捞的一位工作人员这样向外界透露。
与小肥羊、呷哺呷哺等火锅企业相比,海底捞一直保持着克制谨慎的扩张速度,并坚持直营,目前在全国有52家门店。然而,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却有着自己的宏大计划。据了解,美国是海底捞海外发展的第一站,但不是唯一的目的地,海底捞的海外发展路径是由美国扩展至北美,再发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地。此前,张勇曾对媒体表达过海底捞未来上市的打算,海外扩张与上市无疑将形成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