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恒勃滤清器公司总经理周书聪的创业故事(一)
详细内容
市委书记陈继兴指出,我市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克服“小富则安、小进则满”,“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等思想观念,就必须在干部群众中树立和倡导“三敢、三放”的思想,做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敢于创业,放眼看,放胆闯,放手干。在蓬江区这片热土中就有一批放胆闯、放手干的成功企业家。从今天起,我们陆续刊发他们的创业故事,希望为我们形成自主创业、全民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树立典范。
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成为国家标准制作单位、年产值达5亿多元……谁能想到,这样实力雄厚、技术水平一流的中国最大摩托车空滤器生产企业,竟出自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出来创业的兄弟俩之手。近日,记者来到了棠下镇丰盛工业园里,走进了江门恒勃滤清器公司。
3年时间小作坊变成大工厂
在江门恒勃的办公楼一层,醒目的标语留住记者的脚步:“决定的事必须执行,不说不能执行的理由,不说软弱的话,不弄虚作假,乐于严格要求。”总经理周书聪迎面走来,腼腆而温和、踏实而亲切,这就是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周书聪似乎并不善言辞,总是一脸腼腆的笑容:“我和弟弟是在老家浙江台州把恒勃办起来的,弟弟是董事长,我是总经理。恒勃共有1个总公司和3个子公司,江门恒勃是我负责,我们两人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创业,文化程度都不高。”
周书聪说,上世纪90年代,兄弟俩从家庭小作坊开始做摩托车配件,3年后结束了小作坊生涯,买地投资建厂,赚了钱后继续用于扩大再生产。1995年,兄弟俩成立了恒勃机车部件有限公司,现在恒勃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摩托车空滤器生产基地,占据全国60%的市场,于2005年建设的江门恒勃滤清器公司生产的摩托车滤清器已占有了珠三角90%的市场。
从简单复制变成自主创新
浙商的成功之道是什么?周书聪告诉记者,他和很多浙江的老板一样,一开始都是从销售做起,没有自己的工厂,刚开始生产的滤清器还是自己手工上螺丝,做好了就不计成本地免费送货,客户觉得好用就会主动上门来买,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打开了市场,“敢想、勤快,是打开市场的成功经验。”
2000年成为恒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前,恒勃和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无力投入资金搞科技开发,纯粹是简单地复制产品,2000年,恒勃在董事长周书忠的带领下,对机构进行改革和重组,初步形成了市场营销和科研开发“两大头”、生产制造环节“中间小”的管理模式,由原来靠复制产品转变为自主研发,并成立了研发中心,先后开发400多种新产品,其性能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21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8项产品获得省级新产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