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秦岱:互联网创业不能只想赚快钱(一)
详细内容
从北方电讯(中国)公司副总裁、总经理到当年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华友世纪创始人,再到手机大头的CEO,毫无疑问,这样的资历在互联网这个大浪淘沙的江湖中属于元老级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有首歌叫《无法回头》,我的人生也是‘一条不会回头的单行线’。”
历经三次起伏,数度创业之后还是选择再战互联网,是又一次华丽的转身还是不甘心失败卷土重来?北京大头无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秦岱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有故事的人”背后的故事。
互联网江湖名人
“让我总结的话,凡是自己创业的人都是'作’事的人,让他过稳定优雅的生活肯定不行,因为做企业是会上瘾的。”王秦岱如是回答记者。
作为科班出身从业者,王秦岱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即后来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王秦岱毕业之后也直接进入电信行业,在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中国公司工作,先后在朗讯、北方电讯(中国)公司历任高管。
熟悉互联网历史的人都知道“亚信”这个风光一时的公司,当年曾被西方媒体称作“中国互联网的建筑师”。1999年,王秦岱应邀出任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全面负责亚信科技业务运营。2000年3月3日,亚信科技登陆纳斯达克(NASDAQ: ASIA)。当日,亚信股价开盘即大涨。 2000年、2001年,亚信科技被《福布斯》连续两年评为“全球最佳300小型企业”之一。
之后网络股泡沫破裂,国内电信投资萎缩,亚信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王秦岱于 2001年离开了亚信。
“当时就在思索亚信的商业模式成败。那时,面向电信运营商的路已经很窄――当时电信还没有分拆,全国也只有一家中国电信,但是中国的实际消费能力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名,能不能做一些与服务、与消费者直接有关系的行业呢?”王秦岱说。
于是他开始把想法实践到自己开创的华友世纪。当时,SP行业(移动互联增值服务供应商)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第一桶金”,至少有上万家企业在挖SP的金矿。华友世纪当时打的是“SP+软件”牌,在王秦岱的率领下,华友世纪成为国内领先的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并于2005年2月融资7502万美元,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我认为我的所谓成功经验就是起个大早,赶个早潮,先拾到了贝壳。”回顾自己在2000年-2005年,两次参与企业登录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经历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经历“闪婚”和“速配”
但是,风光一时的SP很快就式微。首先是短短几年间,SP公司在国内破土而出,高峰时期甚至多达18000家左右。随着竞争加剧,这个产业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各SP公司为了盈利不惜采用很多违规手段,如强绑订购关系、诱骗订购、违规群发短信等。让SP的名声开始逐渐恶化。尤其是2006年7月,中国移动发布了针对移动服务提供商的政策调整通知,迎来了整个行业的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