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普洱定位消费 茶店月入过万(一)
详细内容
东莞万江阳光海岸茶叶城,午后的阳光有些火辣辣,但穿行过喷泉广场,一家叫“喝茶去”的茶叶店刚好躲过阳光直射,店主张天民和他的两名员工泡着六安瓜片,淡香飘渺,静谧清凉。
“喝茶去”的注册名称是东莞市福君茶行,从开始进入茶行业,到自己开店创业,张天民先是主打普洱,但定位较为混乱,而新店定位“十大传统名茶”,冲泡方便,这些茶叶一般直接用于消费,收藏价值不是很大,吻合目前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因此取得了成功,目前月入(净利)已过万。
从国企辞职,自办广告公司
张天民是安徽人,二○○○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告学专业,分配到海尔集团。“大国企很能锻炼人,比如海尔提倡的服务在业界领先,但我觉得广告专业应该还可以做一点事情出来,于是到广东看一看,没想到还是扎根东莞了。”
张天民先是到东莞一家家具行业广告公司做设计师,后来不断升职,做到策划师,最后成为企业副总经理。但是张天民逐渐认识到,这家股份制公司的一些股权安排并不合理,于是他在二○○三年辞职,并于二○○四年自办广告公司。
广告行业的激烈竞争,令张天民亏损惨重。这时,一些茶叶行业的朋友,推荐张天民关注一下茶叶市场。结合自己的从业经历,张天民与其他三名朋友一起合办一份茶行业的D M杂志。业内人士都知道,D M杂志的印刷成本高昂,杂志的投资周期并不短,一些同行跟他打赌:你信不信,不出半年你自动关门。
D M杂志从二○○五年开始起步,到二○○七年,四个人共计投资接近100万元。由于坚持D M行业杂志较高端的定位,杂志逐渐进入特定人群视野并获得认同,二○○七年开始收支相抵,接下来杂志便开始逐步盈利了。
不过,在张天民眼里,做杂志只是一个平台而已,接下来的一笔投资,才是张天民新事业的开始。
入茶叶行业,摸索积累经验
“在茶叶行业做久了之后,我积累了不少人脉,也开始懂得茶叶,并逐步了解各种茶叶的一些特殊群体。”张天民说。万事俱备,一家名叫福君茶行(也叫“喝茶去”)的个体茶行悄然于二○○八年注册。
实际上,从二○○七年四月开始,茶叶市场迎来了一波低谷,价格猛跌,很多茶商损失惨重。但张天民认为,凭借自己的积累,做一做云南普洱茶,应该可以在“万马齐喑”的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张的“喝茶去”,按照系列步骤,逐渐面市:
第一步,开店前,做前期的市场调查。这一步张天民认为自己对行业早有积累,人脉关系也很熟路,所以对他而言,只需要拜访几个要好的开茶行的朋友,咨询具体的开茶叶店的相关注意事项,比如装修的细节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