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创业成功>北京蛙式通信陈瑞军 打造国际化的民族品牌(一)

北京蛙式通信陈瑞军 打造国际化的民族品牌(一)

详细内容

  明媚的阳光透过落地大窗,洒遍温暖而安静的办公室,整个环境格调古朴、雅致,尽显主人风格。墙上十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治事当有序,读书会其通”赫然入目。一杯清茶,袅袅幽香,听陈瑞军笑谈八年来的商场博弈,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收获。

  

  陈瑞军说:“做事情、搞企业,根要正,源头要清,就像盖大楼,基础一定要打好,才能盖不歪,否则大楼盖得越高越危险,将来损失越大。同时,思考问题一定要想得远些、再远些,此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陈瑞军不善张扬,但从他简单的介绍中,仍能感受到他从无到有、跌宕起伏的创业风云。

  1991年,北大经济管理学毕业的陈瑞军回到家乡,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经历了从国企到机关、再到企业的辗转之后,不甘平庸、“渴望做点实事”的他决定离开家乡再度回到北京。对于当初的选择,陈瑞军解释,“从小我就希望能够体验跌宕起伏的人生,因为觉得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陈瑞军找到一份邮电院下属企业的工作,主要生产通信产品,可他却从未接触过通信产品,一向喜欢挑战并勤于钻研的他决定从一名普通的销售人员做起,开始自己崭新的旅程。

  虽然没有销售工作经验,但凭着敢于吃苦和拼搏的精神,陈瑞军在入职半年内就创下了70万的销售业绩。回想起自己当初的第一份“成绩单”,陈瑞军笑着说,“其实,在这之前,我的性格一直比较内向,不太爱与人打招呼,因此还常常受到父母的批评。也许是因为比较爱面子吧!从事销售之后,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输。”

  从未接触过通信产品的陈瑞军,初入手便面临着专业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双重考验。为了尽快熟悉整个通信产业,他每天对着专业资料研究,渐渐地头脑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概念;而为了提高销售业绩,陈瑞军从琢磨通讯录开始,渐渐“摸”出了一些门道:比如,每天有计划地安排好要拜访的客户,拜访之前进行电话预约,事先想好面谈的主题,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再出发。通过不懈努力,陈瑞军的业绩有了质的突破,并很快从一名普通的业务人员升为市场部负责人,建立起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

  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练,陈瑞军不仅感受到了与人交往的巨大乐趣,性格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之前我不太愿意与人交往,但后来竟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别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很多时候,我都会真正从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他们感受到我的诚意。当然,“针锋相对也是常有的事”陈瑞军说。几年之后,积累了丰富市场实战经验的陈瑞军,又到了另一家通信企业担当市场营销管理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