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
详细内容
篇一:《作文审题立意》
一、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二、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审题的一般步骤
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定立意
四、方法探讨
(一)方法一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2,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没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明确: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立意: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3,小结方法:查原因
4,跟踪训练
一条淡水用尽的船行驶到亚马逊河的入海处,为干渴所苦的船员打旗语要求附近的船救济他们一点淡水。邻船把旗语打过来:淡水就在你们的脚下。起初不信,以为邻船见死不救,故意作弄。等不得已,汲取海水尝试,才发现这个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完全可供饮用。立意:不要为老经验所束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
(二)方法二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些对象?
明确:乌鸦、老鹰、小羊、牧羊人、小孩。
2,主要对象是哪几个?
明确:乌鸦、牧羊人、小孩。
立意(牧羊人):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立意(小孩):人要有敢于模仿尝试的勇气
注意:“某某认为”、“某某想”、“某某说”之类的议论语句,一些暗示命题者观点态度的词语,要重点关注!
3,小结方法:分主次
4,跟踪训练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立意: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三)方法三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关键词:下一个
立意: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永远进取,奋斗拼搏
例二:(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保护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语句: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
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立意:一是强调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二是要想有创造发明,就要重视细节,多观察多思考,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小结方法:抓关键
跟踪训练: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注意:不同文体性质的材料,抓关键句的着眼点也不同:{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
议论性材料,抓观点句;
记叙性材料关注议论抒情句;
寓言故事抓寓意句;
漫画材料抓标题。
(四)方法四
材料同方法一
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明确: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立意: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人要有敢于模仿尝试的勇气
小结方法:辨是非
跟踪训练:{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
态度:批评、否定
立意:要顺其自然,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五)方法五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然后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三个伟人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积累要长期坚持;积累大有价值;多积广积出成就
立意:治学要注意积累。
小结方法:寻共性
跟踪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
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他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来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立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生命精彩”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天地,走出原有的困境,生命也因此而焕发出耀人的光彩。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它足以置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只不过是前进途中必须跨越的险障,所以经常上演绝处逢生的好劲。
(六)方法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材料中有哪两种对立的关系
明确:要相信自己;听取别人意见
立意: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
小结方法:找统一
跟踪训练: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
①《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注。汪中求先生“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一时风靡中国。②宋太宗赵光义拟任吕端为相,有人反对说:“端为人糊涂。”太宗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立意:生活中的小节要糊涂,对决定成败的细节不糊涂。
五、随堂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生命非常短暂,不仅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立意:人贵有实干精神;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这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题意分析: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在理解题意的时候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来准确把握立意的关键。“不小心”“废品”“为了挽回损失”等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金边凤尾裙”的发明并不是主观创新和时尚潮流的产物,而是一种“挽回损失”,灵活地变“废”为宝的作品。
“凭借其高超的技艺”“精心”“取名为‘金边凤尾裙’”等词句告诉我们裁缝能够变废为宝的主要原因是他主观上并不放弃,甚至非常用心,加上技艺高超,创意无限。
因此,从立意上看,我们认为以下几种立意属于准确地理解材料,应判切合题意,内容项在一档打分。(一)人要从不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二)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三)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中(一)(二)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审题提示: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
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无数个这样的橘子,蔡先生的做法对我们来说犹如一剂良药。倘若我们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万事万物,则我们连一个橘子也拿不到。因此我们不能奢求人生,不能抱怨生活,相反,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来对待这并不算漫长的人生。
立意方面:①正确看待人生中的得与失,不要患得患失。②处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从良好角度寻求优势。
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70年,美国哈佛大学对当年毕业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1995年,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现在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参考立意: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有,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评论家在报纸上写到:“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经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的欧雷至少有两种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他好的声音太多了;一是用时下流
篇二:《三年级学生品行评语》三年级学生品行评语
你是个懂事,有礼貌的小女孩。在学校里能自觉完成作业,课间与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下半学期你勤奋学习,能吃苦,成绩有进步。如果平时你能多思、多问、多说,那你的进步会很大的!我相信,成功的花朵会在汗水的浇灌中更加鲜艳。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加油吧,永远都不要放弃!不安于现状,不甘于平庸,就可能在勇于进取的奋斗中奏响人生壮美的乐章。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原来那个积极向上,勤奋不止的你变得更加沉默和随意?粗心在渐渐亲近你,懒惰也在向你靠近,那是多么危险呀。要知道,想得到大家的赞赏,首先你得多多努力!但愿你重拾自信,创造优异的成绩。孩子,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口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些话看似有些深奥,但只要你用心去领会它,在学习时注意了这些,成功一定会与你紧紧握手。你是个情感丰富,善于表达的孩子。你总能成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这让同学们羡慕不已。爱因斯坦说: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你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正逐步领悟正确的方法,多余的废话你把它们放在了肚子里,当成功再一次与你握手的时候我们丝毫不感到惊奇。前半期的懈怠和随意让你受到了惨痛的教训,成绩一落千丈,让每一个关心你的人都揪着心。好在后半学期你即使改正了缺点,重新找回了自信。你要永远记得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相信你能从中受到启发。老师最喜欢看你劳动,因为在劳动中能看到一个做事认真、专注的你。在学校里,你学习越来越主动和投入,能较好的完成各学科的作业。家庭作业在父母的监督和知道下也能完成得很好。但是老师更希望你能自己安排好学习,别再让大人操心。对了,还要多看课外书,这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提高你的作文水平。你是个很有潜力的孩子,只要一努力,学习就会随之进步。但是这学期,懒惰和随意似乎天天陪伴着你,让你总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你现在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你的能力,因为你没有去辛勤耕耘。老师希望你快快懂事起来,加油把学习赶上去,你看看身边的孩子,他们都开始发奋努力了,可别让他们把你甩在身后哟!许多老师都表扬你聪明,但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而聪明却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勤奋的含义是今天的热血,而不是明天的决心,后天的保证。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成功总是眷顾勤奋的人,如果你总觉得自己成绩不太理想,说明你还得努力哦!
你是一个乖巧、让人喜欢的孩子,与同学和睦相处,学习也较认真,作业字迹端正、清楚,但学习上钻研不深,知难而退,求知欲不强,学过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正因如此,正确率降低。希望在学习上能锲而不舍地努力进取,争取得更大的成绩。25潘律宁:你为人和善,不与他人斤斤计较,仪表整洁,尊敬师长,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学劲不足,思维反应不快,故成绩不能突出,假如你能勤思多问,积极动脑,将收益匪浅。26黄振涛:你开朗、乐观,热情大方,在课上你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但学习上主观不努力,没有恒心,时好时坏,有时比较粗心,学习成绩不够稳定。希望你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改掉粗心的毛病,努力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27谭雨柔:你是一个很有礼貌,较懂事的女孩。你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你热爱集体,是个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好女孩。学习上进步较大,但不能放松,字要写规范,同时注意用眼卫生。希望你能胆大心细,刻苦努力,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28谭雨露:你是一个文静又懂事的女孩。你在班中默默无闻,从不与同学争执,为人忠诚,礼貌待人。学习上有自觉性,上课能积极动脑、举手发言。但学习上缺乏恒心,有时难免有走捷径的心理,学习没有上半学期脚踏实地了。希望你扬长避短,努力向上,学习更上一层楼!29樊德:你机灵、调皮,尊敬师长,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但在学习上无进取心,得过且过,课后贪玩,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上课常常开小差。希望你正视自身缺点,加倍努力,今后定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聪明才智。30何炳祺:你聪明可爱,活泼调皮,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按时完成作业,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爱说小话,学习上好胜心不强,课后贪玩,不爱温习功课,故成绩不够理想。另外,希望你像《孝经》中讲的那样孝敬父母,不要取笑孝敬父母的同学;在学习上充分发掘你的聪明才智,争做好学生。
篇三:《作文》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审题就是为明确作文要求对作文文题进行审读,审题的过程就是通过筛选、提炼、归纳。将试题信息转化为具体的写作要求的过程。只有审清题意,写出来的文章才可能“符合题意”。立意是在准确审题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主题,立意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观点及情感走向的运思过程。只有确立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情、有独特见解的主题,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中心明确”“思想健康”以至于“深刻”“新颖”。
材料作文的审题
近年来的材料作文被称为“新材料作文”,一般有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命题者提供材料主要是设置情境,为考生提示思维方向,引导考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新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因此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往往对文章中心的确定起着引导作用。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弹性很大:不求全责备,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多角度解读;不设定最佳立意,与材料相关的不同角度的立意都会得到认可;不强求引述材料,行文可以摆脱“引——议——联——结”的固定模式,让考生能够自由表达;不再限定文体,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在“弹性限度“之内”游刃“,就成了新材料作文写作的关键,那么,认真地、全面地、多角度解读材料,仍然是审题立意的必须。
本专题的训练目标:掌握和运用材料作文的审题要领准确审题。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原则与方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
“三性”为审题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三、审题的一般步骤
读材料、析材料、揭寓意、定立意
四、方法探讨
(一)方法一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
2,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没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明确: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立意:缺乏自知,盲目模仿,只能使自己陷于困境。
3,小结方法:查原因
4,跟踪训练
一条淡水用尽的船行驶到亚马逊河的入海处,为干渴所苦的船员打旗语要求附近的船救济他们一点淡水。邻船把旗语打过来:淡水就在你们的脚下。起初不信,以为邻船见死不救,故意作弄。等不得已,汲取海水尝试,才发现这个海域的水果然是淡的,完全可供饮用。立意:不要为老经验所束缚,任何事情都要勇于尝试。
(二)方法二
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关键词:下一个
立意:永远不要放弃努力,不要安于现状,永远进取,奋斗拼搏
例二:(2007年高考海南、宁夏卷)
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到报道说,有两辆客车
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保护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涅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关键语句: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立意:一是强调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二是要想有创造发明,就要重视细节,多观察多思考,处处留心,时时在意。
小结方法:抓关键
跟踪训练:
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注意:不同文体性质的材料,抓关键句的着眼点也不同:
议论性材料,抓观点句;
记叙性材料关注议论抒情句;
寓言故事抓寓意句;
漫画材料抓标题。
篇四:《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500字)作文》精选作文: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500字)作文最近,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蒙哥马利。女主人公是一个长着红头发的孤儿——安妮。安妮自幼失去父母的关爱,但她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关心,使自己战胜了命运带来的困难。当我双手轻轻合上这本书时,那一段段精彩的部分便在我的脑海中漂浮着:安妮被马修收养,从孤儿院带到绿山墙;安妮勤奋学习,赢得了艾费里奖学金;安妮放弃学业照顾玛丽拉„„安妮有着一颗善良、天真无邪的心。虽然自己长着一脸的雀斑,头发还是红色的,但她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使自己不会自卑。让我们联想一下身边的人:有些年当力壮的年轻人只因为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就自我堕落,虚度年华;有些人,他们虽然身体有缺陷,但他们身残志坚。海伦凯勒就是其中一个。她在很小的时候便惨遭命运的欺凌——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几年来,她一直生活在黑暗与寂寞的世界里。可她并没有因此而自卑。她努力练习说话,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学会了与别人沟通,这简直是一个奇迹!海伦凯勒不仅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身体缺陷带给自己的痛苦,还勤奋学习,掌握了多种语言,成为了着名的作家、教育家。她周游世界,大量资助盲人学校,帮助残疾人,获得了人们对她的尊重。让我们向《绿山墙的安妮》中的安妮和海伦凯勒学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希望。
篇一: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慈溪阳光实验学校505班胡晓丹
最近,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的露西·蒙哥马利。女主人公是一个长着红头发的孤儿——安妮。安妮自幼失去父母的关爱,但她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关心,使自己战胜了命运带来的困难。
当我双手轻轻合上这本书时,那一段段精彩的部分便在我的脑海中漂浮着:安妮被马修收养,从孤儿院带到绿山墙;安妮勤奋学习,赢得了艾费里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