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一无所有
详细内容
随笔吧为您精选悟空传的经典语录摘抄请您欣赏。 1、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地上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 2、人生没有什么会永远不失去的,可是有的人不相信,所以他们会不停的寻找,找一辈子。 3、待至英雄们在铁铸的摇篮中成长,勇敢的心像从前一样,去造访万能的神柢,而在这之前,我却常感到,与其孤身跋涉,不如安然沉睡。 4、那天上,有一轮那么蓝的月亮。满天的银河,把光辉静静照在一只哭泣的猪身上。 5、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猴子,因此你不用学做神仙,你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6、佛在心中,你说它做甚?不如放屁! 7、我有一个梦,我想我飞起时,那天也让开路,我入海时,水也分成两边,众神诸仙,见我也称兄弟,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我战不胜之物。 8、纷纷落叶飘向大地,白雪下种子沉睡,一朵花开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转的光的阴影中,星图不断变幻,海水中矗起高山,草木几百代的荣枯,总有一片片的迎风挺立,酷似它们的祖先。 9、负尽千重罪,炼就不死心。 10、你错了。我不是忘记一切,我是一无所有。 11、你以为你有很多路可以选择,但是在你四周有很多看不见的墙,其实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12、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田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13、问世间情为何物,佛日:废物! 14、也许曾有过那样一个我,那样的生活过。他的身影印在这个时代里。我看见他的传说。 15、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而记忆是实在还是虚幻?它摸不着看不到,但它却又是那样沉重的铭刻在心。 16、如果上天知我心诚,就让石头也发芽吧。 17、大海在月夜中闪着万点银光,在海边高高的山崖上,站着一只石猴,他呆呆望着大海。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么?极目之处,无边无界,我却不能再进一步? 18、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19、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 20、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呢? 21、原来像这样神仙没法管的东西都有个名字,叫做——妖。 22、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23、死就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会想,就像你未出生时一样。 24、若天压我,劈开那天,若地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 25、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26、能记得你的人已经不在了,我也已经不在了,没有人再爱着你也没有人再恨着你,一切不过是虚无,我也只是虚无,在宇宙间飘忽,没有倒影,光线穿透我而去,没有人看见我。 27、我走得再远也走不出那片天么? 28、对我来说,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家。可有的人却把家放在世界某一个地方,所以他们才会找不到,才会死在路上。 29、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30、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活。 31、我终于明白,我手中的金箍棒,上不能通天,下不能探海,没有齐天大圣,只有一只小猴子。 32、我虽然是只猪,但我,不,任,你,们,宰! 33、因为我想活着,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爱你美丽,又怎能嘴上装四大皆空。 34、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因为失去而忧伤,为什么为了时光短暂而忧虑。我要去找到那力量,让所有的生命都超越界限,让所有的花同时在大地上开放。让想飞的就能自由飞翔,让所有人和他们喜欢的永远地在一起。 以上是关于悟空传的经典语录摘抄的全部内容,如果觉得比较好别忘了转发哦! 到美国的两年,从故事的角度来讲,很精彩;从生活的角度来讲,很苦逼。我可以跟你说我很快乐,你看我网上的相册,听我吹过的牛逼,你又很容易相信我很快乐。我就像是一个敬业的A片演员,给你讲述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其实,快不快乐,心里知道。我常常把自己的不快乐和孤单归咎于出国,似乎不出国我就可以很快乐,我就可以不孤单,彼岸有着最铁的兄弟,有着大把的姑娘,在那个我最能通到地气儿的故乡,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容易让一个人快乐起来。我偶尔会和国内的哥们儿聊天,意外也不意外的,他们说他们不快乐,我说我也不快乐。似乎国外的25岁不快乐,国内的25岁也不快乐。就好比有的姑娘一天传了很多照片,无论是晒名牌,晒自拍,笑靥如花,也比如有的小伙给我讲这一年他又上了多少姑娘,我仍然可以透过他们的眸子,辨别到跟我同样的孤单和彷徨。那天跟一个在哈佛的朋友聊天,她说你现在的不快乐,都是源于你这个年龄的现状。刚刚脱离无忧无虑的光鲜的校园生活,而又一无所有,客观上没钱没事业没长相,没背景有背影,主观上,没心没热情没理想,没内涵有内伤,总体来说就是要什么没什么的年龄,看起来就跟废物一样。一方面,沉迷于并不光鲜但足够无忧无虑的过去,一方面,害怕一无所知的未来,只能守着一个一无所有的现在,暗自彷徨。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可怕的事实就是,刺耳儿的话,往往都是实话。25岁的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感慨这个人群,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愤懑和不解,而很多时候从自己身上又找不到出口和方向。25岁的你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感慨异性的现实,却用的是最现实的标准,你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哀叹周遭的世俗,却用的是最世俗的眼光,你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感慨社会的不公,却只是愤怒自己没办法通过不公的方法占据有利的位置。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会缺掉一个或者缺掉几个的年龄。天时是说那些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一去不返,你开始面对柴米油盐的琐碎;地利是说很多人背井离乡异地异国打拼,你开始面对一个全新而陌生的环境;人和是说这个年龄突然又要开始重新经营新的圈子,并不断经历着旧圈子的流失和解散。而为之奋斗的所谓成功,又那么的虚无飘渺。不再是榜单上的一个好名次,不再是游戏里的一个好装备,不再是球场上的一个好表现,不再是搂着的一个好姑娘,也不再是挽着的一个帅小伙。这个年龄的成功并不立竿见影,这个年龄的成功也无法量化。常常奋斗好久,却看不到成功的影 子,往往坚持好久,却看不到坚持的必要,所以很多人用一个叫做现实的理由去粉饰自己的彷徨和郁郁寡欢。在顺流和逆流间,恍然抉择。也许,25岁,我们很多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起来都如此像一个一无所有的废物,但人越是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得到的往往又都是最珍贵,最真实的。希望,勇气,爱情,友情,理想,还有未来的自己最怀念的时光,莫不如此。 其实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内容简介 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不是人,不是鬼,也不是魔,而是你自己的妄想和幻觉。 当我们失去情人、失去财物、失去工作、失去地位和形象,或失去所有认为不应该失去的一切,我们就痛不欲生或生不如死,因为,执着早已变成生命的全部,我们都忘了这个执着只是个错觉,已经变成让我们痛苦的毒药,其实人生还有很多可能和变数,还有很多路可以走的。 每个人有他自己的生存权利,你改变不了别人,所以你要改变自己。就像有个人向佛陀吐口水,佛陀没有感觉,只是看着他下一步要做什么,身旁的弟子都已气愤不平,预备开口大骂,却被佛陀阻止。佛陀知道他这么做有他的理由,不做任何反应。然而我们却很喜欢去接球,只要别人抛出了一句话、一个动作,我们就跑去接,情绪就直接反射出去,让自己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活得不自由。 有些人很喜欢出国旅游,离开了这片土地,似乎就可以忘却一切总总。但这只是暂时的放下,等到回国时,手机开始响了,又要开始面对与处理一切你讨厌的事,你的情绪又开始被波动,烦躁的心又回来了。因此,出国旅游只是个转换心情的一种方式,不要把它当成是可以解除痛苦烦恼的特效药,不然你的药瘾愈来愈大,将来只好躲到月球去旅行。 佛陀是慈悲的,人到40应该就能感应并领悟佛法想说的简单道理:觉醒地活着,但不执着万象,能领悟这个道理就能除一切苦,然后以一种豁达姿态,悠游在这个世间,如同苏菲教义里有一句话:“活在这世间,但不属于它”,这就是观自在的境界,也是《金刚经》想告诉我们的最核心的讯息。 作者简介 吴九箴,台湾嘉义人,最怕习性和业力,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外,还要九箴吾心。 从不认为物质只是物质,相信“万物有灵”,深感人生是苦,却发现很多人在苦海中甘之如饴。 最喜欢与释迦牟尼和老子聊天,偶尔也和科学家及禅师谈论《金刚经》。 曾任记者及专栏作者,着有《当佛陀也要缴信用卡债》、《其实,我们都只是宇宙中的泡沫》及《世界末日来不来,由你的信念决定》等。 第一篇每个人,都是会随风而变的沙人 01、其实,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 02、人生没有保证幸福条款 03、永恒是一种致命的错觉 04、别把房子盖在流沙上 05、自我,是不完美的意识程式 06、痛苦,是觉醒的闹钟 07、狗追影子的成功,永远是空 08、感情是填洞游戏,不要当真 09、月亮再美,也有阴暗的一面 10、青春永驻是违反自然的 第二篇拥有,其实是另一种失去佛是一无所有 你没有拥有什么东西,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11、其实,根本没有人背叛你 12、人生是不可逆转的 13、你的“爱”,往往让对方变残废?14、拥有愈多,欲望愈难以满足 15、学了佛,也要把佛忘掉 16、再美的东西,也只是幻灯片 17、别歧视或忽略黑暗的力量 18、别妄想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你 19、太迷恋某个东西,没有对错 第三篇真正的觉醒,是认清自己一无所有真正的觉醒,并非让自己一无所有20、快乐痛苦都要放下 21、每分每秒,每个人都在变身 22、人与人的关系,和天气一样不稳定23、你无法真正占有一个人 24、世上没有安定这个东西 25、钞票,不能买很多东西 26、名气是水,能载舟也能淹死你 〔后记〕人为什么要觉醒? 佛教的疑惑 晓恩(感谢著者惠寄)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年了。佛教在进入中国后尽管早期为中华民族主义的儒教、道教人士所排斥,终因采取走本土化、民众化的路线,吸收融入了儒家、道家和中国民间风俗文化而在中国被大受欢迎,变成独特的中国佛教。如果问起一个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时,相信有不少的人会说自己信佛教。这些声称信佛教的人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很稀有的“学佛族”,另一类则是满街都是的“拜佛族”。 “学佛族”把佛教当作一门学问,学习佛教的思想、哲学和信仰。有些“学佛族”的人士看起来相当清高,觉得自己已成为智者,拥有大智慧,因此看不起“拜佛族”,不认为他们是佛教徒,因为他们对佛教一窍不通。他们也看不起基督徒,因为基督教的教义太简单,许多基督徒好像完全没有哲学和逻辑思维的头脑,只是凭着信心相信,类似于迷信,层次太低。 作为社会主流的“拜佛族”是一群务实主义者,绝大多数对佛教的常识和信仰并不了解。他们把佛菩萨当鬼神一样看待,佛、神、鬼不分,烧香拜佛乃是为求福、求禄、求寿、求好运。笔者以前即属于此一族类。 根据圣严法师的<<佛教入门>>:佛教是源于婆罗门教,而婆罗门教与古代中东波斯和欧洲的原有宗教基于同一根源。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乃是古印度雅利安族的白种人,并非我们时常所以为的黄种人(也有人认为释加牟尼可能不是雅利安族的白种人-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的<<佛教常识答问>>)。究竟什么是佛教呢?我们看一看佛教人士的不同说法: 星云法师曾向西方访客说:“台湾的寺庙是最富有的组织之一。许多神明都厚待我们,以钱财祝福我们。佛教不只是一个宗教,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在财富上得到祝福的方法。” 这为大师似乎是“拜佛族”的最佳代言人,他说出了大部份“拜佛族”的心声。净空法师说:“佛教是佛陀的教育,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现代的变体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 第一、「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 第二、「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宗教了。 第三、「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哲学了。 第四、「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中国佛教把小乘舍弃了,以儒家来代替小乘,特别是以孔老夫子的德行,作为我们入佛门的根基,是中国大乘佛法的特色。” 净空法师好像是释加牟尼的亲传弟子,最了解佛教的真意。 在一个佛教的网页上有以下口号:“佛法博大精深,佛教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缘起性空、如实观照的认识论;无我利他、普渡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三学并重、止观双修的修养方法;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奉献精神,以及佛教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内所积累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这看上去象是一个正在学佛的知识分子的杰作。 所以对佛教的理解真是因人而异。 有人用哲学方法描述佛法博大精深:“佛法乃是一无所有,又是无所不有”。为什么说是一无所有又无所不有呢?这是因为佛教的许多东西并非佛教发明创造,但是却将所有适于佛教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形成一个庞大的佛法体系。圣严法师指出:“佛教的经典很多,中国翻译了一千年,也不能确知究竟译出了几万卷,直到现在尚无法确切地列出哪些是最主要的经典来。”佛是一无所有 由此可见,佛经多到的程度,就连最热诚的佛教人士,穷其一生,也无法读遍。作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的佛教,对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贡献的确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许多中国人把佛教而不是把儒道教当作是中国人的宗教。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文学、电影、电视、戏剧、功夫、和气功健身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痕迹和影响。佛教无疑以其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和弹性灵活的修行方法在表面上占近优势,令其它宗教无法比拟,但是它也并非十全十美。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一些佛教的教义。 [1]不杀生的问题: 按圣严法师的解释:“五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不杀死有情之物,买了屠死的鱼肉回家,那是无妨的。” 试问如果大家都不买、不吃鱼肉,还会有多少人去屠宰、贩卖鱼肉呢?这可以挽救多少水族和动物的生命啊。这种解释岂不是为想吃肉者大开方便之门?吃肉者虽然没有亲自动手,却仍难免有助杀生之嫌。 如果按广超法师在《佛学基础知识》中的讲法(其他法师也有类似论述),打死一只蟑螂也要算为杀生。所以一个普通“拜佛族”人士一生中真不知打死过多少蟑螂、苍蝇或蚊子,种下多少恶果。但是假如不打死苍蝇或蚊子,将其赶走,则有可能驱使苍蝇或蚊子飞入邻舍。这样做,又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呢? 所以,佛教的这一戒律长久以来一直是令中国人困惑和引起争议的问题。 [2]因果报应或因缘说: 圣严法师承认“密教另有一套理论,认为可以修持密法,或以某一大修行者的加持力,能即身消除一切业障,而以清净无障之身心,往生佛国。” 以及“相信药师佛既号称「消灾延寿」,必能代众生消业,或认为地藏菩萨入地狱度众生,也就是为了代众生消业,和根本佛法的因果律不相应。”你看,连圣严法师也承认佛教理论有不完美的地方。 [3]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圣严法师指出:“根据净土教典,往生西方不一定要以皈依三宝作为条件,只要临命终时,恳切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即可。” 意思是说,一个信佛的人,只要临死前,不停地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死后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看起来真是简便易行,但是可靠程度如何呢? 良智上师(梁乃崇教授)在<<现代的佛法>>讲座中有如下的回答:“那么我们现在可不可以用科学的办法去验证西方有这么个极乐世界?科学没有办法来做这种验证。所以有人要求我用科学的方法,证明给他看这个西方极乐世界是真的,我告诉他我没有办法。此外还有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因为净土宗有一种说法,在命终的时候,你如果一心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就会出现在你面前接引你去。他问我是不是如经所说?我说:是的。接着他又问:如果命终时佛来了,我实在搞不清楚他真的是佛,还是魔变的,那要怎么来分辨真假?我说:到这个时候还要去辨真假就太慢了,会来不及的。你最好不要在那个时候去辨真假,如果佛来了,你就跟着去算了。” 假如你是一个佛教徒,你会对这种回答满意吗?如果一个陌生人带一个贫穷 地区的女孩子,声称去大城市或国外打正经工淘金。女孩子去后音信全无,你如何肯定这陌生人的话是否真实可信呢? 净空法师指出:“李炳南老居士常讲: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人”。如果你自认为是佛教徒,你有把握成为那万分之二、三吗? [4]宇宙现象及人从何处来: 圣严法师指出:“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是由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是飞空而来的,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之后,身体粗重不能飞行了,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世记经、大楼炭经、起世经等)”。众所周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氧气越稀薄,难道从光音天飞来的人类起初是不吸氧气的吗?从光音天飞来的人类最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明显,这种解释实在是难以令人满意。 圣严法师又说“神教徒说宇宙现象是由神造的,佛陀就之观察的结果,便将神造之说彻底否定,而倡因缘生灭的道理。神造之说,是基于信仰的武断,因缘生灭,乃本于理性的考察。”“耶教的上帝(从摩西、耶稣、保罗到奥古斯丁,已升了几级),同于佛教的梵天主,”“在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梵天见到释迦牟尼佛,承认自己没有创造宇宙,可是,他想众生依然认为他是宇宙的创造者。在任何一神教的圣典中,从来没有透露过上帝未造宇宙而自谓造了宇宙的消息。” 在圣经旧约里记载了上帝对挪亚和摩西曾先后亲口说过他创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创造了人、走兽、昆虫和鸟类。在圣经新约里记载了耶稣描述关于末世灾难的话:“自从上帝创造万物直到如今,并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没有”。耶稣在论及休妻时曾谈到人的起源说:“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上帝造人是造男造女。” 既然圣严法师相信耶稣(耶稣是降世为人的上帝即圣子)是诚实的,则圣经旧约里的记载应是无误的。我们也相信释加牟尼是诚实的,所以很明显,释加牟尼所见到的并不是真正的上帝。 圣严法师说对于宇宙“无法追究其起源的;因为宇宙本身,没有时空的界限,存在于宇宙中的凡夫众生,亦无时空的起点可求,所谓起迄和来往,仅是凡夫众生的幻觉”。 按照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宇宙不是永恒的,必有起点和终点。科学家通过对人类遗传基因的研究,发现所有人类都是同一对父母所生。人类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用圣经中的记载来解释人类和其它生物的起源及人类早期历史更为合理。 [5]人向何处去: 索甲仁波切在其九十年代写成至今仍风行于佛教界的<<西藏生死书>>中提及:“自有历史以来,相信死后有生命及轮回的信仰,几乎在所有世界宗教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早期的基督教历史中,基督徒相信轮回再生,这种看法一直到中世纪都还以各种形式出现。一位最具有影响力的教会神父,名叫欧里根,相信「灵魂在人出生之前就已存在」”。 索甲仁波切既然知道佛教是依法不依人,为何却不知道基督教也是唯独圣经,一切以圣经为准呢?在圣经里从未见有承认轮回的记载,却明确指出所有的人将来都要一起站在上帝的面前接受公义的审判。 圣严法师说:“佛教徒相信,三界之内的一切善神,包括上帝--二十八个层次的天主在内,他们都会信奉佛法,而拥护佛法;”(佛教认为,天堂共分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所有其它宗教都属于佛教中的一个境界,唯独佛教属高级境界。其它宗教的教法属于佛教中较低层次的人天善法或人天道,佛教的教法则属于中级层次的小乘解脱道和高级层次的大乘菩萨道) 净空法师也说:“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是天堂里面最高级的,达到顶峰的天堂。经上常讲,四禅天、六欲天的这些天主,常常礼请诸佛菩萨在天宫讲经说法,而这些天王、天人都是皈依三宝的,都是佛菩萨的弟子。因此,信仰基督教的人,现在不信佛没有关系,等他生到天堂,他的天主会请佛菩萨讲经,他一定也会听经,从天主的天堂升级,就到极乐世界的天堂去了,这是事实真相。” 圣经告诉我们,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受魔鬼引诱而犯罪,死亡的咒诅就降临到人的身上。罪将我们与上帝分开。因为上帝是圣洁的,人不能带着罪(不圣洁、不完全)进入天堂,所以只能下地狱。但是上帝爱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回到他的身边,因此为拯救人类而让耶稣降世为人,为人类受苦、受罪、受死来替人类赎罪。如果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罪,接受耶稣的拯救,愿意按圣经的教导生活,爱神爱人,我们就成为上帝的儿女,将来可以在天上与上帝永远在一起。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 ◆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 ◆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 ◆自尊太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 ◆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 ◆时间总会过去的。 ◆算命不如认命。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 ◆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佛是一无所有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 ◆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各有因缘莫羡人。 ◆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 ◆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 ◆生命是妄想的产物。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 ◆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 ◆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量大福大。 ◆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风平浪静,训练不出良好的水手。 ◆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 ◆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 ◆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残影。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菩萨以正觉为习惯,众生却以烦恼为习惯。 ◆家里的垃圾知清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学佛的孩子不变坏,学佛的老人不痴呆,学佛的少年不永不败。佛是一无所有 ◆智者善植因果。 ◆圣人可以掌握时空,而凡夫却被时空所限制。 ◆真正的看破是提起,积极地为大众服务。 ◆诚恳可以感动人,谦虚可以说服人。 ◆老实是很平淡的字眼,但是要想成就,就非它不行。 ◆犯了过错,造了罪业,别人知不知道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 ◆善于保护自己的,永远谦虚谈话。 ◆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平等。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禅’,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著急。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言多必失,尽量少给自己这种机会。 ◆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责备人,必须在私下。 ◆有智慧的人,从周围取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予快乐。 ◆贪心,你的嘴脸,就是贫穷相。 ◆色心不除,生死不了。 ◆有生必有死,人应惧生,不应惧死。无生即无死,究竟解脱。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无恒。 ◆佛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在迷的佛。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观故自在’。 ◆人必须在自我中觉醒,才能破除我执。 ◆凡有追求,必定有烦恼。 ◆学佛就是要你,认识自己,找到永恒的生命。 ◆要做好你个人的卫生,尤其‘心理卫生’最为重要。 ◆得失心不放下,想要不痛苦,都不可能。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有了智慧,自然能了解真理,能了解真理,生活自然快乐。 ◆鱼生活在水中,所以我们见不著他的泪。 ◆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悟空传的经典语录摘抄》
《写给一无所有的25岁》
《其实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佛教的疑惑[1]1》
《佛教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