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战争的文章
详细内容
篇一:《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2》
1.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它也是我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原始社会中晚期,逐渐形成了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炎帝两大部族为核心。它们分别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经融合后,遂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与此同时,兴起于黄河下游的今冀、鲁、豫、苏、皖交界地区的九夷部落(东夷集团的一支),也在其著名领袖蚩尤的领导下,以今山东为根据地,由东向西方向发展,开始进入华北大平原。这样华夏集团与东夷集团之间的一场武装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涿鹿之战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据说蚩尤族善于制作兵器,其铜制兵器精良坚利,且部众勇猛剽悍,生性善战,擅长角牴,进入华北地区后,首先与炎帝部族发生了正面冲突。蚩尤族联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击败了炎帝族,并进而占据了炎帝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族为了维持生存,遂向同集团的黄帝族求援。
黄帝族为了维护华夏集团的整体利益,就答应炎帝族的请求,将势力推向东方。这样,便同正乘势向西北推进的蚩尤族在涿鹿地区相遭遇了。当时蚩尤族集结了所属的81个支族(一说72族),在力量上占据某种优势,所以,双方接触后,蚩尤族便倚仗人多势众、武器优良等条件,主动向黄帝族发起攻击。黄帝族则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龙、鸮等为图腾的氏族,迎战蚩尤族,并让“应龙高水”,即利用位处上流的条件,在河流上筑土坝蓄水,以阻挡蚩尤族的进攻。
“战争”爆发后,适逢浓雾和大风暴雨天气,这很适合来自东方多雨环境的蚩尤族展开军事行动。所以在初战阶段,适合于晴天气环境作战的黄帝族处境并不有利,曾经九战而九败(九是虚数,形容次数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过去,天气放晴,这就给黄帝族转败为胜提供了重要契机。黄帝族把握战机,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势向蚩尤族发动反击。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风大作,尘沙漫天,吹号角,击鼙鼓,乘蚩尤族部众迷乱、震慑之际,以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族进攻,终于一举击败敌人,并在冀州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擒杀其首领蚩尤。涿鹿之战就这样以黄帝族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战后,黄帝族乘胜东进,一直进抵泰山附近,在那里举行“封泰山”仪式后方才凯旋西归。同时“命少皞清正司马鸟师”,即在东夷集团中选择一位能附众的氏族首长名叫少皞清的继续统领九夷部众,并强迫东夷集团同自己华夏集团互结为同盟。
涿鹿之战的结果,有力地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氏族部落的催化作用。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族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被逐步神化。涿鹿之战为我们中华民族在发轫时期决定日后基本面貌的历史性“战争”。
2.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望等人辅佐下,率军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一次战略决战。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
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师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无奈之中只好仓促部署防御。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于是只好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商军共约17万人(一说70万,殊难相信),由自己率领,开赴牧野迎战周师。
二月初五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敌忾心与斗志。接着,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步、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以保持队形;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以稳住阵脚。严申不准杀害降者,以瓦解商军。
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掉转戈矛,帮助周帅作战。武王乘势以“大卒(主力)冲驰帝纣师”,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于当天晚上仓惶逃回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灭亡商朝。尔后,武王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殷商王朝的六百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3.长勺之战,发生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春天,它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我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4.鄢陵之战
楚军的失败,使晋国得以重整霸业。此战,晋军根据楚军阵势和地形特点,当机立断,改变部署,加强两翼,击败楚军,是中国古代灵活用兵的著名战例。
5.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初冬发生的泓水之战,是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一次作战,也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因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而导致失败的典型战例之一。
6.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E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战役是:长平之战、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一,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三年(公元前262年),秦军围攻韩国上党(今山西沁河以东地区)。上党郡守冯亭不敌,献上党于赵,借赵军抗秦,引发了秦赵之间的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一开始,赵王命廉颇为将,廉颇依凭险要地势坚壁增垒,采取固守不战的策略。秦军久攻不下,历时三年。周赧王五十年(公元前260年),秦派人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中计,改任赵括为将。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实战经验。秦利用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交战时假装不敌赵军,连续后退。赵括以为秦军已败,率领赵军开垒出击,长驱直入,攻击秦军营垒。秦军早有防备,赵军不能攻下其营垒。此时,白起派出两支奇兵,由左右两翼迂回,切断赵军退路。赵军被围困,只得筑垒坚守。赵王大惊,忙派兵增援。秦王知道赵派援兵后,便往河内(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征发年满十五岁的男丁参加长平之战,堵截赵国援军,断其粮道。九月,赵括将赵军分为四队,轮番冲击,企图杀出一条血道,但未成功。赵括被射死,四十余万士卒被迫降秦。白起怕赵军日后反叛,只让年少体弱的二百四十人归赵,其余全部坑杀于长平。
秦赵长平之战,结果以赵国的惨败而告终,赵军先后死亡达四十五万人,秦军也死亡过半。赵国实力由此大为削弱。
二、官渡之战。
袁绍与曹操之间的战争,袁绍是采取攻势的一方。他进攻的目的是直捣许都,劫夺汉献帝,企图通过进攻曹操心脏而迫使曹操中途堵截,最后达到消灭曹操的目的。袁绍当时有“精兵十万,骑万匹”(《后汉书·袁绍传》)。曹操的军队最多不超过三、四万人。200年初,袁绍大军开到黄河北岸黎阳,从这里派大将颜良率军渡过黄河,包围白马(今河南滑县东)。曹操采取声东击西之计,领兵佯攻延津(今河南延津北)。袁绍中计,大军西调,准备堵击曹军。曹操却立即调头东向,率轻骑前往白马解围。颜良被杀,袁军几乎全军覆没。袁绍不接受教训,下令全军渡黄河,直扑延津。曹操一边撤退,一边故意将辎重丢弃路上,引诱袁军四散抢夺,趁机反击,打败袁军。袁绍另一员大将文丑被杀。白马、延津二战,是官渡之战的前哨战。鉴于敌强我弱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曹操决定诱敌深入,撤退到官渡一线设防。袁绍自恃兵多粮足,自延津南下。双方在官渡相持。曹操自知兵少粮缺,应该速战。就在得到袁绍军粮在乌巢的确切消息后,亲自带领5000步骑兵,打袁军旗号,穿袁军服装,夜行军混过一道道袁军防线,直插官渡东北方、袁军之后的乌巢,将袁绍军粮全部烧光。袁军人心动摇,不战而乱。曹操全军进击,大获全胜。黄河以南袁军7万人全军覆没,袁绍丢弃大批珍宝,只带800骑兵渡过黄河。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袁绍从此一蹶不振。
三、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东晋和北方的前秦之间发生了一场实力差距极为悬殊的大战——淝水之战。在这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中,东晋竟以八万之众,大破前秦近百万大军,成为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自从西晋灭亡之后,北方的胡人政权割据纷争。公元351年,氐人苻健(317-355)创建了前秦,都于长安,势力渐渐强大起来。东晋桓温在354年首次北伐时,曾与前秦交兵,一度攻入关中。公元357年,苻坚(338-385)即前秦帝位,他废除苛政,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加
强军备,使前秦成为北方诸国中最强大的势力。从370到376年之间,前秦先后攻灭了前燕、前凉等国,统一了北方,国势一时大振。苻坚想进一步统一全国,但东晋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如谢玄(343-388)在京口训练了一支兵——「北府兵」,曾屡屡挫败前秦南侵之企图,最后苻坚亲率大军南下,想一举灭掉东晋,于是淝水之战乃起。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亲率步兵六十五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军三万南下侵晋,东晋丞相谢安(320-385)乃命弟谢石(327-388)、侄谢玄等率军八万人迎战,苻坚和苻融登上寿春城头,遥望淝水彼岸之晋军,但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心生畏惧,于是苻坚便遣被俘的晋将朱序(?-393)到晋营劝降。朱序将秦军情况密告谢石,谓「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晋军遂立即部署,从容应敌。
当时秦、晋两军列阵相持于淝水两岸,晋军不得渡,谢玄乃遣使要苻融令军队稍稍后退,以便晋军渡河决战。苻坚等想乘晋军半渡淝水时加之截击,遂麾军后撤。谁知秦军一退遂「制之不可止」,朱序等也乘机在阵中大呼「秦兵败矣!」。秦军一时大乱,「(苻)融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晋军不断渡河勇攻,大获全胜。在晋军的追击下,秦军溃散四逃,死亡大半。「(苻)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河北」,后来收拾残兵,大概只剩下十余万人。
淝水之战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次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南北战争。苻坚败后,前秦瓦解,北方再度陷于混乱,而东晋的偏安则更形稳固,南北对峙成胶着状态。
淝水之战,前秦军看见草木和听见风声、鹤鸣,都以为是晋军,可见苻坚和前秦军在形势逆转之时,不但未能沉应付,还自乱阵脚,最后落得兵败国亡的下场。可见「处变不惊,沉着应付」这八个字,是时刻需要牢记的。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科学地分析了战争形势,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同蒋介石集团进行了空前的战略大决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东北解放军集中主力70万人,发动了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中国革命形势由此进入新的转折点;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及部分地方武装共60万人,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8年11月23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第三兵团共100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事主要力量,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历史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
2006年12月30日星期六下午05:13
濉水之战:项羽三万人大胜刘邦六十万人,濉水被血染成红色,尸体遍野,濉水被其阻塞,为之不流。汉军全军覆没!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不足五万大战曹军八十万大军,溃起仅百余人,挟主狼狈北
逃。
淝水之战:东晋八万之众对阵前秦百万大军,前秦大败,秦主被杀,国灭。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而以少胜多的战役
2009-08-1001:45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
鄗代之战廉颇、乐乘20万——60万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项羽2万——40万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3万——56万歼20万
井陉之战韩信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
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耿弇数万——20多万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虞诩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
官渡之战曹操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张辽7千——10万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陆逊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马腾3500——数万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王勐6万——30万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谢玄8万——97万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金乡之战于仲文8千——10万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虎牢之战李世民3500——10余万歼灭窦建德
太原之战李光弼不满万人——10万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
睢阳之战张巡6800——13万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象牙潭之战周本7千——数万俘5千
六合之战赵匡胤2千——2万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护步达冈之战完颜阿骨打2万——70万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吴玠、吴璘数千——10余万俘万余,大败金军{关于中国历史战争的文章}.
顺昌之战刘锜1.8万——10余万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岳飞数千——1.5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李宝3千——10万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虞允文1.8万——17万水战,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成吉思汗4万——8万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哲别、速不台不足3万——8万全歼
赛约河之战拔都、速不台不足5万——10万全歼
篇二:《中国的屈辱历史作文》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些传奇,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有属于自己的国家梦——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之巅!
想起1945年10月1日,中国人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想起刚建国时,人民解放军是来自全国各地,手中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可是他们并没有气馁。因为,他们有一个梦,有一个中国梦——为了保卫全中国,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想起那一场场的战役,想起那一个个的英雄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我非常的感动。
2003年10月,随着那一道亮丽的火焰,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顺利升空,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而后又顺利返回。我有幸观看了这一幕,心潮澎湃,并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宇航员。为此,我缠着父母为我买了一些关于航天方面的书籍。当我得知,当一名宇航员必须有良好的体质时,我就坚持每天锻炼。每天转100多圈,在玩半个小时秋千,当做是转椅和电秋千。
慢慢的,我对当航天员的热情降了下来。这时,我又有了一个新志向——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想象着我开着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来挑战的美国F-22战机,被我一个个的击落,我就十分兴奋。此后美国人再见到我的座机时,就吓的屁滚尿流,抱头鼠窜,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再后来,我忽然发现,当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十分危险,经常还会有生命危险。但我又不愿放弃飞行。这该怎么办呢?于是,我的目光又瞄准了客机飞行员。因为我看过一些关于客机的文章。让我知道了开客机很安全。
就比如2001年8月23日深夜,越洋航空(又译环大西洋航空)236号航班从加拿大的多伦多起飞,满载着291名乘客和13名机组人员,准备飞往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这架A330客机飞行到距里斯本300英里处的北大西洋亚速尔群岛附近约200英里上空时,飞机发生漏油。在两个引擎完全瘫痪的危急情况下,48岁的驾驶员罗伯特·皮奇和28岁的副手迪尔科·德亚格凭着智慧和勇气,使飞机成功迫降在亚速尔群岛的拉格斯机场,机上304人逃脱了葬身大西洋的厄运,只有9人受轻伤,这些飞行员精湛的技术和莫大的勇气使我心生佩服。
上了中学以后,随着学习任务的加大,我的眼睛看东西慢慢慢慢的变得模糊了。到医院检查一看,原来是假性近视。这么说,如果我再不好好保护眼睛,就可能真近视了,也就与开飞机无缘了。我如五雷轰顶,像被人打了一棒一样,十分的沮丧,我的梦想,你就要这样离我远去吗?
那晚,我想了一夜。为什么非得开飞机才算给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呢?如果我当一名设计飞行器的工程师也不一样给国家做贡献吗?于是我暗暗下决心:我要当一名设计飞行器的工程师。天蒙蒙亮时,我终于睡着了。我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我经过呕心沥血的设计,安装,调试,试飞,终于成功的研制出Z-14C超音高速深空天多用途飞船。它可以停在近地轨道上,也可以巡航在远地轨道上,甚至是太阳静止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上。可以用空间站来对它补给。它可以载重二十吨的货物或弹药,它也可以凭借太阳能电池和自身电池运行365天。在必要时刻还可以充当运输飞船和多用途战斗机。比美国的X-37B厉害多了。自从我国有了这件利器,世界上那几个超级大国再也不敢找事了,我国也正式进入超级大国的行列。从此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为此我还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
站起来了!中国终于站起来了!中国终于屹立在世界之巅!
世上正是有了两次世界大战,才加快了科技的发展。而我,也势必会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人,因为我说:“我不是世上第二个爱迪生,但我一定会成为改变这个世界的人!”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飞行器的工程师,是为了给中国造福,给世界造福,乃至给全人类造福。
自从我上一年级开始,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兴趣班。在科技班里我学会了做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有“先锋号”战斗机、有“新世纪号”客运机、有“飞龙号”直升机„...这些飞机一个个都让我爱不释手。我想要是我长大了当一位飞行员,驾驶着自己喜欢的飞机,那该多好啊!我开着飞机观看碧绿的森林,蓝蓝的湖泊,宽广的草原,高高的冰山和人迹罕见的沙漠,心里肯定很高兴。开着飞机还可以到天空看看,与蓝天握握手,跟白云说说话,像小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飞来飞去,遨游四海,飞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知道:当飞行员不仅要身体好、还要眼睛好、品德好、学习好、为了当上飞行员,我现在就要好好学习,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学好每门功课。
中国的历史屈辱中国的历史耻辱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为《列强的罪恶》,他揭露了帝国之一的罪行,剖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遭受苦难的根源。
圆明园是列强罪恶的铁证之一。在它的每一寸土地上,都记载着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圆明园本是我们中国的奇迹,可英法联军侵占了我们的圆明园,不,是掠夺了。想起这件事,心中不觉激荡起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说到圆明园,我又想起了我们中国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那是我国禁烟大臣林则徐种下的果子,但也不能说是他的错。他是一个大忠臣,他禁烟也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只是那群强盗太可恶了,不讲一点道理。《南京条约》使我们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地。
我,作为炎黄子孙,21世纪的主人,就应该立下用自己的双
手与血汗,使祖国繁荣昌盛的远大志向。
在这本书里,它记录了一个个耻辱,更把思考留给了我们。然而,爱国,报国,不能只挂在嘴边,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否则,就只能营造出虚无飘渺的海市蜃楼。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
篇三:《铭记历史作文》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珍视未来,共铸中华魂(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献文)
作者:艺涵(艺名)原名:周晨曦
1937年7月7日,血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日战争的帷幕,中国将彻底进入了残酷血腥的年代,反封建社会。日本侵略者全面占领中国,踏着中国战士的血泊,中国人民用生命奋力抵抗,浴血奋战。我们并无退缩,而是选择了为人民,为国家取义成仁。因为我们并无畏惧,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有着祖国的鲜血和尊严。日军对中国发动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又发动了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发出了强烈号召“为捍卫祖国而流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怒吼。侵略者们的猖狂肆虐,将彻底点燃打破了中华儿女的愤恨。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国土,和人民的未来,不惜一切代价和热血保卫和平。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有多少个家庭没有了明天,有多少名战士用无畏牺牲在战场上为祖国取义成仁。中华儿女用青春和生命筑起了新的长城!。
1937年7月7日晚,一名日本带头军官牟田口连言接到日本上级的电报说:日本天皇东条英机下令牟田君攻打中国的宛平城。其实日军早在1937日6,7月份已经策划好了战略方案,时间计划在1937年7月7日晚进攻。这个日本军官带领千军万马攻打宛平城。以假借失踪了一名日本官兵向中国发起总攻。由此,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此拉开了帷幕。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对抗,针锋相对,浴血奋战,中国军队冲锋陷阵,临危不惧,为国捐躯。随着日军对华残酷的侵略,中国人民在呐喊,就在那个血腥残酷的年代,中华儿女用信仰和鲜血在呼唤!用无畏勇敢的捍卫祖国的家园。
日本人对我们同胞烧杀抢掠,全面扫荡。12月30日,日军对南京同胞进行全面大屠杀,无辜的同胞们有的死里逃生,有的奄奄一息。用刺刀,枪无情的杀害了无辜的百姓,刀枪剑斧,鲜血四溅,强奸妇女,拐卖孩子,更是杀害刚出世未满周岁的孩子,吃人血,杀人比赛,埋人坑,剖腹......据了解,日本人在杀人期间,不仅烧杀抢掠,还想方设法毁灭日本人在现场所做的任何事情,销毁证据,抢有值钱的东西。有一位爱国人士,是一名记者,在当时现场的附近的她躲在一旁清晰的看到并用相机拍摄了下来,她说:当我看到这种场面让我简直不敢相信日军竟然会这么残忍,连孩子都不放过,还烧杀抢掠。日军的无礼,残忍的行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是我们的中华民族将要失去祖国的尊严。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惨绝人寡的血腥场面,还将部分尸体扔进河里,有死有活。据史料了解,日本侵略者共杀害了南京30万同胞,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成为了中国人民最痛恨的心,将永远铭记在这片土地上。
爱国人士田汉在国家生死存亡关头,秘密的用爱国抒情方式谱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该曲传遍了全中国,鼓励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呼吁全国。将侵略者赶出中国,中华儿女用青春和鲜血筑起了壮丽山河。
在七七事变的战场上,八路军(中国共产党)身先士卒,死而后已,无畏牺牲。敌人用刺刀,手枪,步枪等刺向射向中国人民的心脏,腿部,头部等,用炮火攻击中国军队,中国军队死伤无数,有些人在弥留之际有言无悔,只留下最后的笑容。有的虽然活着,但却终身留下残疾。有很多将士为人民,国家而流血。取义成仁,却终生无悔。作为一生的革命事业,而赴汤蹈火,铤而走险。就在那个黑暗,血腥的年代,峥嵘的岁月里,可歌可泣的战士们血洒疆场,人头滚落,抛头颅洒热血,渗透了祖国的每寸国土。人们用鲜血保卫和平。
为了保卫祖国的家园不受侵害,保卫我们伟大的国土,人们不惜一切代价誓死抵抗侵略者,维护祖国的尊严。终于,经过了8年的浴血抗战,1945年8月15日,美国向日本广崎岛扔下一颗原子弹,日本国家遭受长达10几年的惨痛折磨,生物无法生长。就此,中日战争从此拉开了序幕。日本终于无奈的放弃了对华战争。向中国人民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中美和日三方在海舰艇上面对面签投降书。人们向世人证明“呼唤和平,正义必胜!”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将无情的侵略者赶出中国。结束了8年血腥风雨残酷的战争。8年的抗战中,无数名革命先烈,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祖国的明天,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辉煌的和平美丽家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向世人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国亡存,实现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1937年把中华民族逼上了亡国灭种的程度,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吹响了抗日的第一号角,在那场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岁月里,在那场英勇雄壮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用坚定的意志和信念和模范行动,在抗战中发挥了宏伟壮观的主导作用。旗帜要有鲜血来染红,纪念这场胜利来之不易,牢记胜利的历史丰碑,最后的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中国人民的!。同胞们的鲜血不会白流的,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的,而我们一定会属于党和人民的!。
日本人之所以会侵占我们的中国,主要是在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在艰难的近,现代过程中,军事实力弱,中央政府软弱无能,地方势力割据而治,缺少能力,但是,中华民族在即将面临灭亡的处境时,并没有屈服,没有退缩,反而正是觉醒,凝聚成广泛的爱国主义抗日的统一战线,以全部力量与日军血战到底,直到抗战胜利。
落后就要挨打,血战到底才足以捍卫和平,积极的向历史学习,才不会让先烈们的热血白流。回眸现代中国,据了解,有少数人关注历史,新闻,音乐,书籍.......但我相信,一定有一半人是爱国者。我们无权忘却历史,要尊重历史,尊重先烈们为我们的祖国而流血,他们的鲜血不会白白流淌。没有血腥的历史,无谓的牺牲,就没有今天的美丽的和平家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培养爱国情操,提高爱国情感,虽然我们无法经历过那段血腥的历史,但是,我们可以从各种渠道了解,激发爱国情感,又是对社会作出一些贡献,因为现在是唯物主义,以前是人道主义,封建社会,现在是社会主义经济繁华时代,依法依的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人说:历史与我们无关,还有人说:都过了几十年了,没有必要关注历史,再说历史和我们没有关系,现在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还有一半人说:现在我们没有必要关注新闻,书籍,抗战类型的音乐,那些太老土,又得不到喜欢的滋味。欣赏爱情歌曲好,我们也不喜欢历史,跟我们无关,才不谈历史关注他们呢!我们现在.........。.作者:我真的无语了,简直不敢相信,难道历史的鲜血等于是白流?肯定不是,那时的我真的为那些牺牲的先烈们而伤心万分,真想哭了,我们真的要忘记历史?国歌告诉我们,不,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记牺牲的那些烈士们和(义勇军进行曲),因为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国土,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感谢他们的血水付出。我们要珍视和平,勿忘国耻!我们忘记历史就是意味着背叛历史无谓的牺牲。对不住那些烈士们。这些都是忘却历史的思想。对历史不感兴趣是一回事,而且,历史并没有什么喜欢不喜欢的思想。但是,不能不关注历史啊!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要有做人的尊严!就从青少年谈,我们现在应该培养学习专业素质,个人修养(多方面),亲情,友情,爱国情,20周岁在培养爱情观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没有良好的修养就没有良好的思想和行为,情感,培养良好的素质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自身(个人)修养:学习素质,文明交流素质,情感,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要懂得尊严,对得住人民,国家,牺牲的先烈们。面对历史,既要面对所受的屈辱,也要缅怀先烈们作出英勇无畏的牺牲,更要珍视和平,珍视未来,和来之不易的胜利。目的是,珍视未来有脸面对未来,营造未来。据报道,在日本历史教科书里已经篡改了历史教材书里没有当年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事实的历史记载。到现在为止,日本政府始终不承认当时日本人在中国发动的对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犯下的滔天大罪,反而,颠倒黑白。8年抗战,蒸不熟,煮不烂,磨不平的中国民众都是我们,我们不能忘却历史,忘却历史就是已经背叛历史。
所以,走和平之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历史不能忘却,更不能篡改,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悔改历史吸取教训,用实际行动让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相信历史不能重演!
回眸中国抗战史和整个中国历史,眼看当今世界现实,我们更深的认识到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才可捍卫祖国的尊严,中国人才会有国家尊严,才能作出贡献。{关于中国历史战争的文章}.
今天唤醒我们的记忆,用理性去面对这段历史,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永远铭记日本残忍杀害无数无辜的同胞的罪行。永远铭记在抗战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以身殉职的烈士们。铭记参加的爱国人士,将领,中华儿女的英勇奋战。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千年不绝,珍爱和平,珍视和平,珍视未来!
今天,我们缅怀那些为我们建成和平祖国的而贡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继承无数先
烈,用血火锻铸的抗战爱国情怀,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将载入史册。舍生取义。国家不能没有历史,社会不能没有记忆。壮丽山河我们深爱过,万水千山我们曾走过。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死亡。我们用坚定的信念,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心,奋发进取,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继承无数先烈,打开历史文化的脊梁,永正义薪火相传!我们是历史的继承者,国家的后代,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
在这里,向英勇无畏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向他们表示深表敬意和崇高的致敬!
珍惜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美好的条件,做好一个学生的素养,学习他们的品质,克服困难,踏向成功!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珍视和平珍视未来缅怀先烈铸就中华魂!
否则违法必究
请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珍视和平,勿忘国耻忘却历史就是背叛历史,培养爱国情操,提高激发爱国情感。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要懂得做人的基本尊严!即使不能做什么,也要好好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水平,专业水平,走正确道路,正确思想。回报父母,感恩他人,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以后有机会多为社会作一些小贡献,不违法犯罪,不学自私,忘恩情义。尊重法律。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时可以献出爱心,帮助他人。这就是提高爱国情感的基础,回报祖国的良好思想,也是培养爱国情操和自身素质的关键。自身素质能力提高,爱国情感就会提高。
文章类型: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史献文编者的话题材;叙述文章,情感:抒情爱国,铭记历史文章字数:4162页数:39列,行2016年11月属性:原创文学叙述文,注:未经作者允许不得擅自复制,
篇四:《毛泽东重要文章及中国近代史大事件》毛泽东重要文章及中国近代史大事件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代表作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分析了中国资产阶级的特殊情况,科学地划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指出各自的政治态度。2.指出国民问题中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4.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阐明对象对革命胜利的极端重要性。5.最早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文章。
1926《国民革命和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农民问题乃是革命的中心问题。1927《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1.总结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2.指出国民问题中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3.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4.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192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辨证统一)
1930《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阐明了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即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