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话题作文范文>廉,,,,美文

廉,,,,美文

详细内容

篇一:《廉政美文两篇》

谨防“朋友圈”变成腐败圈

秦宁

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需要净化干部的朋友圈,培植良土,涵养水源,唤起精神的力量

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9日上午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一审宣判。在廖少华等近期落马贪官的腐败案件中,不难看到“拔出萝卜带出泥”的情况。一些干部和企业家串在一根绳上,甚至一个贪官背后牵出若干商人。这种畸形的“政商朋友圈”背后,是钱与权的勾肩搭背。从已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整改情况看,“官商勾结”成为各地各部门治理整顿的重中之重。

不少腐败分子的背后,常常有一个或一群提款机式的商人,或是一个如影随形的“朋友圈”。刘铁男贪腐,牵涉5个商人;季建业案的起诉书中,指控的7项事实涉及7名行贿人,其中有5人与季建业有超过20年的交情;万庆良的地产商朋友多“是出了名的”;秦玉海为摄影“烧”掉的千万元钱,由商人埋单„„“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朋友圈”为何成了陷阱?个中教训,值得深思。从很多案例看,如果任由莠草野蛮生长而不芟割,结交损友而不自知,身陷圈套而沾沾自喜,势必迷失错乱,一步步掉入深渊。喜欢被众星捧月,就会难抵致命诱惑;热衷结交狐朋狗友,把商人当成钱袋子,就会通过权力换取灰色利益。“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一些人无利不起早,有求于人时乖顺如孝子,一转身就可能大变其脸。一位纪检干部说:从查办的案件看,没有一个老板会舍生忘死地“保护”干部。

谁没有三五朋友?干部不是不能交友,但应交益友;官商不是不能来往,但应恪守底线、绷紧红线,如果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朋友圈就变成了利益圈,最后成了你出权、我出钱的腐败圈。

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自身需要行得正、走得端。如果自己迷失方向,哪能一味抱怨被带坏?别把责任一股脑推向不法商人、不良风气,“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许多时候不是被拖下水,而是自己常在河边走,早就想湿鞋。《贞观政要》中有段话说得深刻:“朋党比周,

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官商勾结,各取所需,为着各自的黑色利益而抱成团、结成伙,以便党同伐异,发更多的财、捞更大的权。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朋友聚居,讲习道义。”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需要净化干部的朋友圈,结志同道合之友,做讲习道义之事,砥砺风节,以正风气。这就需要培植良土,涵养水源,唤起精神的力量。

心有定力,不为所惑。习近平总书记盛赞的“四有”书记谷文昌,就是典范。因为有信仰,他才会立下“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党来干什么”的誓言;有担当,才有“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谷文昌的可敬可佩之处在于,他不仅打造了一地山清水秀的环境生态,更留下了一方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一个地方摊上一个好的县委书记,不但这个地方的政风民风清正,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很好”,这正说明,良好政治生态具有深远意义。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为官者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心中常怀戒惧,做事依照法规,就是为良好政治生态培土、清源和固根;而身处清风正气之中,也有益于为官者廉洁从政、有所作为。古人云“廉者,政之本矣”,净化政治生态,就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时时刻刻稳住心神、守住底线。

《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05版)

能而不廉祸患不远

辛士红

一个领导干部从“能而廉”到“能而腐”,通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真正织密监督之网,牢牢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始终在“探照灯”下运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挤压腐败滋生的空间,最大可能地减少“能吏腐败”的现象。

综观近来查处的贪腐官员,其中不乏曾经政绩突出、一时口碑不错的“能人”、“能吏”,最终却因为贪腐,身败名裂、自尝苦果。让人在痛恨惋惜之余,不禁感慨:能而不廉,祸患不远。

虽然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但能干事和不出事其实并不矛盾。从古至今,尽管不时有大贪巨奸出现,但既是“能吏”又是“廉吏”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武侯祠、韩公祠、范公祠,铭记着诸葛亮、韩愈、范仲淹的本事与本分;都江堰、福寿沟、林公渠,见证着李冰父子、刘彝、林则徐的事功与德功;兰考的焦桐、大亮山的林场、东山的木麻黄,则诉说着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共产党人的勤政与廉政。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为人民做了很多实事好事,而他们的清廉守节也广为后人传颂。

能而不廉,祸患不远。从“能吏”堕落的人生轨迹看,他们不是因为本事而出事,而是因为滥用了权力、错用了能力而出事。“能吏”如果失去了道德自律和外在监督,他们更善于发现制度的漏洞和政策空子,搞起腐败来也技高一筹,很难被人发现;更方便借助政绩包装自己、欺上瞒下,借助威望拉帮结派、党同伐异;更容易“一俊遮百丑”,骗取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信任。于是,他们把能力用在监守自盗上,把权力用在中饱私囊上,把魄力用在独断专行上,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破的“戒”破了,不该勾肩搭背的打得火热。这样,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且给党的形象、国家的事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感叹,培养一个领导干部比培养一个飞行员的花费要多得多。“能吏腐败”既令人痛恨,又令人痛惜。如果他们心有定力,行不忘初,始终如一地把能力用在正道上,完全会是另一番人生格局和结局。“白袍点墨,终不可湔。”领导干部无论本事多大、功劳多高,只要触犯法纪,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有的“人民公仆”之所以蜕变为“人民公敌”,一个重要原因是思想防线的失守。我们常讲,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个特殊首先应该体现在“三严三实”上,体现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上,体现在慎权、慎独、慎微、慎友上。领导干部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必须守住心灵的家园,决不能在拒腐防变方面败下阵来,留下“一为不善,众美皆亡”的悲剧。{廉,,,,美文}.{廉,,,,美文}.

严格有效的监督,对领导干部来说,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权力与监督应当是相伴相随的,越是位高权重越需要受监督。一个领导干部从“能而廉”到“能而腐”,通常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真正织密监督之网,牢牢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始终在“探照灯”下运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挤压腐败滋生的空间,最大可能地减少“能吏腐败”的现象。

篇二:《廉政美文五篇》

清水人生

清水,无色。透明清澈,一眼见底。不遮,不掩,不隐,不藏,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一湖清水,轻风拂面,微波粼粼,让观者赏心,让游者悦目。畅游在这样的水中,无所顾忌,无所猜疑,是一种零距离的感觉,散发着无尽的亲和力。

清水,无味。清清淡淡,如一个毫无私心杂念之人。尤其是一股细细的清水渗入苦苦的瓜果根系,用无味的情怀默默地溶解着那苦涩难忍的异味,激发着枝叶积极向上,帮助其实现瓜果飘香的愿望,而自己却不争名、不争利,是一个十足的无名英雄。

喜欢清水,不仅仅因为它的无私、奉献,更重要的是它的洁身除垢作用,它能让人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但更让人膜拜的,是它的“清”字,它是清正廉洁的象征,代表着清白和追求,涤荡着那不安的心,把人们的思想引向广阔无垠的大海。

做人要如清水,坚守清水人生,才能活得踏实自在。

人生四若

人生若茶。茶,纳天地之灵气,经风雨,历焙烤,本色如一,清香依然。做人,为官,皆当如茶,清廉胜浮华。在沧海人世中,无论你是位高权重之人还是平头百姓,都要融入这个纷繁的社会,只有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沉沉浮浮,才能洋溢出生命的清香。茶叶因为开水的多次冲沏才释放出它本身的清香,人的生命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磨难1

后,才能彻悟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只有如茶般处在清淡幽香中,才能在喧嚣纷扰的人世间,将世间万物视如过眼云烟,“宠辱不惊,来去无意”,保持一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平常心,表现出不求闻达、不事张扬、耐得寂寞、善待宁静的从容。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更是有力量的表现。

人生若戏。戏有生旦净丑,人生有四气长存,即志气、正气、勇气和才气。志气是奋发向上的发动机,不仅要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还要有争上游、创一流,立志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正气是安身立命之基石,要敢于主持正义,坚持标准,原则问题不让步,歪风邪气不迁就,在原则面前不含糊,不为关系所累、亲朋所扰、私情所困。勇气是披荆斩棘的开山斧,要有一股勇往直前的锐气,昂扬奋进,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挫折失败,临危不惧,冲锋在前,永当尖兵。才气是成就事业的脚手架,要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富于创造,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人生有顺境和逆境,顺境时要得意不忘形,逆境时要失意不失志。人生若箭。当火箭把飞船送上太空的时候,自己却要一节节地脱落。脱落即放弃。放弃是一种智慧。得失、成败、荣辱都来自于放弃。学会放弃,关键是要抓住人生最有价值的本质,放弃那些表象的东西。如何才能抓住本质放弃表象?这个问题异常复杂而艰深,然而经验表明,解决最复杂问题往往有着极其简单的方法,坚决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这样极其简单的方法。欲壑难填会迷失人的本性,会使人困惑于斑驳陆离的表象,使人栽跟头甚至跌入深渊。

2

人生若水。古人说:“上善若水”。是说至善的水,从来柔而不媚上,却一生都谦下,平等众生,惠万物利百姓,从不苛求什么,也不附庸上苍,攀缘权贵,永不改“水往低处流”的平民本色。水流过时永远把高高在上的东西抛在身后,从无遗憾、无牵挂、无留恋、无忧虑。水的美好品质值得歌颂,更值得学习。其最根本的就是一条:“善利万物而不争”,即积极地去做一切有利于社会、他人的事,但却从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地位。这实际是一种无我、忘我的大公无私境界。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以水为镜,常照世间的善恶美丑;更应以水为尺,常量得失长短,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使之日趋高洁。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能永葆自己内心的本色。

兰草兰花,又被人誉为幽谷佳人、幽客、君子兰等,可我却不喜欢那些华丽的名字,我称呼它时,总是将“花”字去掉,称为“兰草”。工作以来,我多次调换办公室。每换一室,我都喜欢在屋子里种上几盆兰草。我以为,文字工作者是“种植”寂寞的人,兰草则是最能陪伴寂寞的草。

同事用一个圆形透明玻璃瓶子装着清水,将一棵“吊兰”苗子放进水里。同事说:“这种兰只需要空气、阳光和水,而且还用不着在阳光底下,屋里就能活。”不久,兰草便长出白嫩小根了。日复一日,根系发达起来,在清水瓶里如银龙翻飞,头上一团绿色和头下一捆银带,装点出纯洁、质朴的气氛。

3

在兰草边翻阅报纸,却看到兰草的名字出现在一则报道中:一高级干部“落马”,从他的家里搜出大批财物,其客厅的兰花盆里都藏满黄金„„我不由侧目望向身边的兰草,它好像并不高兴,似乎还有点哀伤。我能理会这种悲哀:兰草无辜,却要被贪官拿来“遮掩晦气,彰显家风”。好在昂贵的花盆里栽的只不过是塑料仿制品,是假兰草。

兰草不是塑制品,有生命,要生活;可是却能一尘不染,一生不贪,没有非分之想,只求空气、阳光和水分,甚至连一撮泥土都可以不要,而活得又是那样坦荡,那样潇洒。

青莲赋

青青河畔草,亭亭水中莲。在小池中、在大湖里,青莲始终是人们喜爱的植物,其色如梅、其味如兰、其茎如竹、其蕊如菊。{廉,,,,美文}.

皑皑飞雪、凛凛寒风,白色的宣纸画出湿漉漉的树,朵朵红梅枝头开。任胡天八月、任瀚海阑干,疏影横斜,挺直的不仅是树干,还有那不畏严冬的傲骨。青莲矗立在水上,雪白的瓣狭长而广、从圆而尖,粉红的花凌空绽放、如眸如眼,中通外直、其色如梅,更神似的则是那种傲骨,绿影分红、青白人间。

幽幽空谷、嶙嶙山石,兰花在春日不到处盛开。人迹罕至的净土、清婉素淡的暗香,仿佛是渺茫的歌声渐行渐远,这份清幽淡然恰似林泉的隐士。青莲香远益清,点点阳光照亮水底、三五垂柳沿岸招摇,莲花开在绿叶深处,无尘无垢、其味如兰,更神似的则是那种幽静,淡泊明志、自在清香。

4

青青翠微、挺挺立竹,破土拔地的竹子伫立在岩石之上,宜烟宜雨、晨露夏风,竹叶随风婆娑、竹影随月斑驳,但不变的是坚劲身躯、铮铮铁骨。青莲的茎亭亭净植、不蔓不枝,从水下的藕到云端的莲,一把绿伞撑起一片青天,不偏不倚、其茎如竹,更神似的则是那种坚挺,顶天立地、秉公正直。

暗暗淡淡、融融冶冶,东篱的菊花绽放在南山下,新霜著瓦、金粟初开,秋风紧出淡黄色的瓣,夕阳落下余晖,飞鸟归去、淡雅依然。青莲的花蕊立上了款款蜻蜓,点缀出恬淡与悠然,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花开有声、其蕊如菊,更神似的则是那种淡雅,不畏严霜、心存高远。

冬梅傲、春兰幽、夏竹坚、秋菊淡,而青莲则兼具这些君子之风。横平竖直、纬地经天、青白清白、青莲清廉!

深刻理解“为民务实清廉”内涵

“为民务实清廉”简单的六个字,却涵盖了对官员从政的基本要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无异于一本精缩版本的《从政准则》,这六个字应该成为每个官员的座右铭。

为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谚,它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出了为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当年毛泽东同志能在国共两党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取得胜5

篇三:《廉政美文》

四季有序,万物无私。循日月之升落,知天地之恩泽。长怀华夏之文明,始起上古之轩辕,立制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惟仁是行,以德为先。五千年春秋,十亿余人民,乃成就今日浩浩之中国矣。

天之美,在于自强不息。地之美,在于厚德载物。人之美,在于公正清廉。何也?公者,公而忘私;正者,正大光明;清者,清风峻节;廉者,廉明公正。“公”、“正”二字,皆与清廉互为基石也。为人正,方能公,为官廉,方能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缺一则必为不全。

廉正者,横平以竖直,道义以两肩。其品正者,言行守正,不求不实之名,不取不义之财,不染不良之风,不为不法之便。贪邪之念莫能近身,磊落之举可达九州,故浩然之气可冲霄汉。其道正者,政也。若政权正义,则民心所向,若政权反动,则民心所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乃千古之警言。

廉公者,襟怀坦荡,不倚不偏。处事凭公,可辨是非,论曲直,无人不敬也。其胸怀天下者,公而忘私;其眼界高远者,大公无私;其手脚干净者,公私分明。而因公谋私、损公肥私者,国贼也!民之鄙厌。处公心而能养廉,藏私心则能纵贪。兹清廉与腐败,其兴邦与丧邦,只存乎公私之间。

回溯历史滔滔之江河,泥沙漉尽,终熠熠而生辉者,独高洁之士不负于清廉。昔东汉之董宣,不畏强暴,惩治豪族,首难屈,颈可断,“强项”之誉当之无愧;北宋之包拯,掷砚成洲,大义灭亲,有包弹,没包弹,“铁面”之称表里如一;明朝海瑞,朱门改漆,百姓披孝,只服理,不服权,“刚峰”之号实不虚传。更有一钱之太守,二不之尚书,三汤之巡抚,四知之刺史,五代之清郎……此皆为民族之英杰,

名垂乎史册,亘古乎不变。敬哉,高山仰止,其志向如巍峨千仞之峰峦。壮哉,景行行止,其德行若绵延万里之大川。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深知今人亦有之。君不见黄河岸边,焦裕禄除害造福,九死未悔;君不见高原脊上,孔繁森献血养孤,魂系雪域;君不见彩云之南,杨善洲植树育林,竟成大观。其清廉之境界,既上承于古人,犹胜于古人,而终下启于后人也。诚焉,前代之先贤,尤重修身养性,其品行不可玷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洁身以自好,欲图之以清廉。当今之模范,更思平生忘我,一心为民,长于群众中间,不受污淖之所困,而自得其清廉。孰高孰低,应一目而了然。古人尚廉,在于慎初。夫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今人谋廉,在于监督。夫制度之笼,收滥权之流毒;作风之剑,破特权之重关。方今古之不同,恰时代之进步,当为赞也。然须知守廉之路甚为遥远,反腐之战绝无终点。当寄心于明月,立誓于青天。且任长路漫漫,还更一往无前。

梅兰竹菊,修身四友。公正清廉,为政四要。不清,则无以成就事业;不廉,则难以凝聚人心。夫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人不正则灭,权不公则亡。故欲念使人堕落,信念使人奋进,须三省之。时忆古之君子,廉而洁,文章一纸;勤而俭,陋室几间。还思今日之中国,党风正则精神足,政风正则指令通,民风正则社会和,家风正则万事兴。吾侪宜记,一身正气方两袖生风,一尘不染任两鬓生斑,谨守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便是清欢。如此,则中华民族之廉洁梦,中华民族之复兴梦,一如冲天之鲲鹏,抟扶摇直上九万里,乘六月之息,复沛之元气,水击三千,复能展翅翱翔于九天哉。

篇四:《廉洁的经典文章》

廉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宋代欧阳修在《非非堂记》中写道:“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心静则智识明。”我作为省检察院一名检察官,处于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第一线,深知一个和谐有序的国度需要清明的吏治,需要廉政的青天;深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故有权力就不能没有监督;深知怀抱法律,追寻正义,乃法律人之天职;深知个人选择当与时代之召唤紧密结合,担负历史使命,绽放青春之花,为时代召唤而选择,为人生信仰而坚守。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能够将检察机关的廉政制度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能够在外出办案时尽量不给地方添麻烦;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能够耐心细致地接待群众来访,通过释法说理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能够仔细审查每一份证据,并在必要的时候加班加点保证案件如期办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保障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以冷静的目光论事,以慈悲的目光看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于处理具体案件之际,心中始终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规范和事实之间。

记得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国民党的军官说,“共产党战胜你们的不是飞机大炮,而是廉洁,是靠廉洁换得的民心”。毛泽东主席在我们党即将在全国执政的新形势下,提出“两个务必”,告诫全党要保持清醒头脑,保持清正廉洁。实践证明,我们党保持了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经受住了执政考验,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华大地春潮涌动、万象更新,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中国人民从未有如此之自信,中华民族从未有如此之强大。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比前人更为复杂的社会考验,广大党员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保持清醒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规范自己,筑牢思想防线,成功抵制了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侵蚀。但也有少数党员理想滑坡、信念动摇、纪律松弛、意志衰退、价值扭曲,他们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作为一名检察官,立检为公、司法为民乃职责所系,唯有廉洁自律方能不辱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让廉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个人修养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心不动于微利所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真正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结合本职工作,我对廉洁自律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廉洁自律要求我们坚持原则,守住清贫。廉洁是一份财富,历经千年依然传承,遭受磨难依旧崇高。“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唯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人受到万世景仰。历史,并不仅仅意味着既往的静态性存在,它更意味着后人对其历史弥新的记忆和重新解读。方志敏以其真挚的革命情怀与高尚的志士节操,在狱中写下了散文《清贫》,道出了一个共产党人清廉朴素的生活,是一篇革命家崇高品质的赞歌和宣言书。七十余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此篇文章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作者写道:“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民党的伟人

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真是文如其人,廉洁者坦荡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怀通过作者纯净如露珠、质朴如野蔬的字眼和朴实无华的文风得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