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描述
详细内容
篇一:《滕王阁介绍图解》
高台
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正中为长卷式汉白玉石碑一幅,约10米长、1米高。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长碑左侧为《竣工纪念石》
及《重建滕王阁纪名》碑,右侧为《奠基纪念石》及《滕王阁创建纪年》碑。象征城墙台座的二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正合新阁1989年落成开放之意。
入阁
由高台登临主阁有三处,正东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
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此鼎之设,寓有金石永固之意。主阁一层檐下有四块横匾,正东为“瑰伟绝特”九龙匾,内容选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正西为“下临无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别为“襟江”、“带湖”
二匾。内容均选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17:16:16
抱厦
由东抱厦的正门入阁,门前红柱上悬挂着一幅4.5米长的不锈钢拱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乃毛泽东同志生前手笔。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和1995年两度登阁时,曾在这里久久驻足观赏,并与导游员一同
吟诵王勃《滕王阁序》文。
一楼
东厅嵌有大型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冯梦龙所著《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的故事而创作的,浮雕主体部分,王勃昂首立于船头,周围波翻浪涌,表现王勃藉神力日趋七百里赶赴洪都的英姿。画面右部为王勃被风浪所阻,幸得中源水君相助的情景,左部为王勃赴滕阁胜会,挥毫作序的场景。整个构图采用时空合成的现代观念,将不同时间、地点、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个画面,以传统雕塑手法,并通过朦胧灯光的处理,把观众带入幽远迷人的意境中。西厅是阁中最大厅堂,西梁枋正中挂有白栋材同志书“西江第一楼”金匾。此厅陈放了一座滕王阁铜制模型,又叫“阁中阁”,按1比25的比例制作。厅内丹柱上悬
挂有多副出自名家手笔的楹联。
2006-10-2717:06:12
第二层是一个暗层,依靠人工采光和通风。此层体现的是《滕王阁序》中“人杰”的主题。正厅有大型丙烯壁画《人杰图》,画高2.55米,长20多米,生动地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历代名人。这是一幅由江西历史上众多名杰组成的辉煌长卷,展示了伟大华夏民族之雄风。画面人物造型生动,格调雅逸,
线条组织富有韵味。
2006-10-2717:07:55
第三层是一个回廊四绕的明层,也是阁中一个重要层次。在廊檐下有四幅巨型金字匾额,东为“江山入座”,西为“水天空霁”,南为“栋宿浦云”,北为“朝来爽气”,这些内容均系清顺治蔡士英重修滕王阁时所拟匾额。
中厅屏壁有2.8米×5.5米的丙烯壁画《临川梦》,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排演此剧,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之先河。壁画以灰蓝色为基调,采用装饰手法,刻画戏剧人物。通过梦幻来体现汤公对黑暗现实的抨击和对理想社
会的憧憬。
西大厅为“古宴厅”。陈列有大型铜浮雕《唐伎乐图》,浮雕塑造了三位唐代舞伎表演《霓裳羽衣舞》的情景。《霓裳羽衣曲》的音乐、舞蹈和服饰均描绘虚无缥渺的仙境和仙女形象。整个画面体现了唐代国富民强、盛世升平之
景象。
2006-10-2717:09:05
第四层也是一个暗层。此层体现的是《滕王阁序》中“地灵”的主题。正厅有大型丙烯壁画《地灵图》,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观精华。画面从南往北依次是大庾岭梅关、弋阳圭峰、上饶三清山、鹰潭龙虎山、井冈山、庐山、鄱阳湖、石钟山等。画面严谨,功力深厚,充分表现了江西“钟灵
毓秀”的壮丽山川。
篇二:《滕王阁简介》滕王阁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任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该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闻天下。滕王阁在历史上屡建屡毁。今天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是第29次重建,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不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提名单位;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授予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称号,200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重建后的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腾王阁,屡毁屡建达二十八次之多。新落成的腾王阁,较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建筑更嵯峨雄壮,充分表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投资建造了“马当神”号豪华游艇供游客畅游赣江;建造了滕王阁宾馆、贵宾宴会厅、仿古展演厅、名人字画厅等。登楼眺望,南昌景致尽收眼底。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1300多年来,滕五阁历经兴废28次,最后在1926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火烧毁。
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暮秋之后,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
滕王阁,在今江西南昌市赣江滨。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高祖子滕王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以封号为名。上元二年(675年)洪州牧阎伯屿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作《滕王阁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阁后圮,明景泰中重建于章江门外。清以后屡
毁累建。1926年为北洋军阀烧毁。1983年重建,1989年竣工。占地4.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3万平方米。共九层,高57.5米。碧瓦重檐,气势雄伟。(《辞海》词条)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的滕王阁,雄踞南昌抚河北大道,坐落于赣江与抚河故道交汇处。依城临江,瑰伟绝特,因“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一篇雄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而得以名贯古今,誉满天下。王勃的《滕王阁序》,脍炙人口,传诵千秋。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历千载沧桑而盛誉不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李元婴出生于帝王之家,受到宫廷生活熏陶,“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明陈文烛《重修滕王阁记》)据史书记载,永徽三年(652年),李元婴迁苏州刺史,调任洪州都督时,从苏州带来一班歌舞乐伎,终日在都督府里盛宴歌舞。后来又临江建此楼阁为别居,实乃歌舞之地。因李元婴在贞观年间曾被封为滕王,故阁以“滕王”一名冠之。
时来风送滕王阁,滕王阁是南昌吉祥风水建筑,有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有古人亦云:“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备受重视和保护。
今之的滕王阁乃仿宋建筑。唐宋一脉相承,宋代建筑是唐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宋代的楼阁建筑极窈窕多姿,建筑艺术造型达到极高成就。1942年,古建大师梁思成先生偕同其弟子莫宗江根据“天籁阁”旧藏宋画绘制了八幅《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在第29次重建之时,建筑师们以此作为依据,并参照宋代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此书相当于现在的建筑规范),设计了这座仿宋式的雄伟楼阁。1983年10月1日举行了奠基大典,1985年10月22日重阳节正式开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胜利落成,这不仅仅给古城南昌增色添辉,而且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纷至沓来的中外游人。滕王阁是南昌的骄傲,是豫章古文明的象征,乃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瑰宝。
TengwangPavilion
TengwangPavilion,oneofthethreefamouspavilionsinthesouthofYangtzeRiver,wasoriginallybuiltinthe4thyearofYonghuiReign,TangDynasty(853A.
D.)by“KingTeng”Mr.LiYuanying,whowastheyoungbrotherofthefirst{滕王阁描述}.
emperorofTangDynastyandservedasthegovernorofHongzhoucityatthattime.Thepavilionbecamewell-knownforthefamouswritings“TheEulogytoTengwangTower”byMr.WangBo,afamouspoetintheearlyTangDynasty.ThepresentTengwangpavilionstandingatthesideofGanjiangRiverwasrebuiltin1989,with28timesofruinandreconstructionbefore.TengwangPavilionisinthreestoreslookingfromtheoutside,butactuallyinsevenstoresinside,totally57.5metershigh.Thetowerisbeautifullydecoratedwithgreentileandcoloredglaze,colorfully-paintedeavesandredcolumn,withtheinsidedisplayingabsolutelyshowingthecharmofancientChineseculture.Climbingupthetower,youmayappreciatethewonderfulviewdescribedasthewritingsbyMr.WangBo“Singleduckfliestogetherwithsettingclouds,theautumnwaterslooksasthesamecolorofthesky”.
SituatedonthenorthernboulevardalongtheGanjiangRiver,PrinceTeng'sPavilionisoneofthe"ThreeGreatTowersofSouthChina"alongwiththeYellowCraowerinHubeiandtheYueyangTowerinHunan.Itwasbuiltin653,whenPrinceTengLiYuanying,youngerbrotheroftheEmperorTaizongLiShiminofTangDynasty,servedasthelocalgovernor.Hencethename.Originallynotalargebuilding,itbecamewellknownafterthefamousTangscholarWangBowrote"Tengwanggexu(IntroductiontothePrinceTeng'sPavilion)."
Initshistoryof1,300years,thepavilionhasbeendamagedandrebuilt29times.Now,itbeesamajestiine-storybuildinginHanandTangdynastyarchitecturalstyle57.5mhighandwithafloorareaof13,000sq.m.
滕王阁的永恒与夭折的诗人
TheEternalPavilionIsKnownforaPoetDiedYoung
byManfield&Lisa
I’vewrittensomethingaboutoneofthethreenationwidefamoustowersofChina,theYellowCraower,locatedinWuhanmunicipalitylyingacrossbothYangtzeriversides.TheeditorC.RaintoldmeitwouldbeagoodideatowriteaseriesoftheChinesefamoustowersasabriefintroductiontoourforeignfriendswhowouldliketounderstandsomethingabout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byvisitingsomescenicspots.Iagreedwithher,sointhisissueofCHINAWEEK,IwanttointroduceanothertowercalledTeng-Wang-Ge[Teng-Prince-Pavilion].TheChinesecharacter“Ge"withmoremeanings,oneofwhichisusuallya2-storeyedbuildinginancientChina.However,thepavilion-likebuildingofPrinceTengwasa9-storeyedmagnificentonewitha12-meter-highrampartasitssteadyfoundation.Itcovered9,400squaremeters,andsituatednearthebankofGanjiangRiver.Atfirst,itwasestablishedin653(theTang-Dynasty)whilePrinceTengwasappointedasthefirsttopleaderovernorofHongZhou(today’sNanchang,thecapitalofJiangxiProvince,China).PrinceTengwasoneofthesonsofthefirstemperorLiYuan,theTangDynasty.Andtheoriginalancientbuildingortowerhadbeendestroyedorburntforseveraltimes.ThepresentonewasrebuiltandpatternedupontheSongDynasty’sclassicstylein1989.Thetoproof,theflying-likeeavesandallthegreen-glazedtilesareespeciallycharacteristicoftheancientChinesearchitecture.Seenfromtheoutside,itisa3-storeyedpavilionwithwindingcorridorsbutitsinnerisofa7-storeyedstructurewithfoursecretfloors,whichstandsona2-layerramparttoforma9-layerbuildinginallusedtosymbolizethe9-layer-heaven.
AtthegatewayhangsaninscribedboardwithfourChinesecharacters
[gui-wei-jue-te]"geous,sublime,uniqueandpeculiar"quotedfromaclassiclitterateurHanyu’s(768-824)verse.The4.5meter-longcoupletswrittenbyChairmanMaoonbothoftheredpillarsread"Therosyfadingcloudsandalonelywildduckflytogether,thecolorsoftheautumnwaterandthevastskymergeintoone"(quotedfrompoetWangBo’sForewordtothePavilion).Insidethepavilion,thewhitemarblesculpturewritesuptheChinesecharacters"TimeandagainthebreezeestocherishthePavilion",retellingpoetWangbo’sstoryrelatedtothePavilion.Fromthesecond-floortothesixth,therearedifferentkindsofexhibitioncontentssuchas(a){滕王阁描述}.
Jiangxi-Province’s"RemarkableHistoricalFigures",(including80famousportraitsfromtheperiodofPre-QintotheendoftheQingDynasty,China),(b)thedramaticstoryadaptedfrom"PeonyPavilion"writtenbytheeasternShakespeare,Tangxianzu(1550-1616),(c)"TheRichLand"(displayingnotonlynaturallandscapesorscenicspotswithgoodviewsinJiangxibutalsoalandbeingpregnantwithbeautyandgenius),andsoon.Andonthefifthfloor,abird-eyeviewwillcoverthevastandhazyriver,theverdantmountains,thefloatingcloudsaswellasthewholecitywithbusypeopleandrushingvehicles.InthewesthallofthesixthflooraredisplayedvariousreplicasofChina’sancientmusicalinstrumentsfromwhichvisitorscanenjoydifferentsweetandpleasantmelodies.
WhydoalltheChinesepeopleknowthePavilionsowell?OneofthemostimportantreasonsisrelatedtothepoetgeniusWangBo(650-676)whowroteasensationalpoeticproseasaforewordorprologuetothePavilionofPrinceTeng.
PoetWangBowasonceinvitedtoanofficialbanquetinthePavilionwhilehekepthisfatherWangFuzhipanytotakeupanofficialpost,(atopleaderovernorofJiaozhiCounty----intoday’snorthernpartofVietnam).WangBowasexcitedtomakeanextemporaneousPianwen[apoeticstyleofprosefullofantitheticalwordsorexpressions,usuallywithamatchingofbothsoundandsenseintwolinesorsentenceswiththesamepartsofspeech.]
It’spoetWangBo’sliterarytalentthathasbroughtglorytothePavilionofPrinceTeng.
Nowadaysmostpeoplemayhavenoopportunitytovisitit,buttheycanrecitesomelinesofpoetWangBo’sForewordtotheancientpavilion.Actually,WangBo’swritingcharmwithmagicpowerhasarousedtheChinesepeopletoformabeautifulpictureinmindthatisaernalpowertoattractthemtohavealookatit.Andme,too.Ihavefotalotofliteraryworksinourregularschoolingtextbooks;however,stillnotfotrecitingWangBo’slines.Forexample:
Theautumnriversharesascenichuewiththevastsky;
Theeveningglowparallelswithalonelyducktofly.
(Tr.ManfieldZhu)
篇三:《滕王阁序的景物描写》《滕王阁序》的景物描写
王勃的《滕王阁序》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作,艺术构思巧妙是一大原因。下面着重从景物描写上谈谈它的艺术特色。
一、远近错落之美
作者笔下,诸多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显其美,又有远近的层次变化。如写滕王阁建在岛屿萦回曲折的沙洲上的宫殿时,则用“鹤汀凫渚”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用“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出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山流、湖泽的迂回,是中景;用“云销雨霁”写水天浩渺的远景。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来,把远近景物编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这里既用素描的手法点明了它的曲折起伏,又用拟人手法和华丽的辞藻把宫殿的华美、建筑的巧妙生动地刻画出来。
二、上下浑成之美
文中写滕王阁建筑的高大,有重重叠叠的楼台阁道,下面靠近江边,则说“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上有重叠的峰峦直刺云霄,下有凌空的阁道丹彩欲流,作者借视角的俯仰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突出了建筑的壮观,用“耸翠”“流丹”把它那直入云霄和建筑雕梁画栋的金碧辉煌形象地凸显出来。再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暮色苍茫,天上的落霞跟水面上的孤鹜似在齐飞;碧波万顷,水天相接,上下恰好融为一色。写景细腻,体物入微,达到了融情入景、景物交融的境界。无怪乎当时都督阎公读到此句,叹为“真天才也!”。
三、色彩变幻之美
文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是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着色淡雅,下句着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四、虚实相映之美
作者登高临远,不仅骋目八方,而且思接千里。文中既实写目见之景,又发挥想象,想象出目力难及之景。“渔舟唱晚”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写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如此虚实相间的青山秀水,既令读者对写景有具体的感受,又引导读者开阔视野,展开联想,登山临水,视通万里。
五、渲染烘托之美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四句把视野拓宽至周围的环境。上句用一个“扑”字写出了站在滕王阁上俯视城内城外的房屋就像爬伏在地下似的。这不但衬托出人烟的稠密,而且再一次把“滕王阁”的“高大”渲染烘托出来。用“钟鸣鼎食”将富庶人家以及他们那种阔绰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下句用“弥津”二字把来往船只塞满了渡口的热闹气氛写得恰到好处,“青雀黄龙”不但形象地刻画出这些船只的美丽,也衬托出往来客人的华丽靡侈。这样,滕王阁的雄伟壮丽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就更显得不同寻常了。
六、穿插照应之美
文中写参与宴会的人物,除在全文开头把设宴饯别的主人都督阎公和被饯别的客人刺史新州宇文氏作了交代外,还用“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这一对偶句,说明作陪的客人也都是富有才华谋略的文官武将。
写宴会的时间,则穿插在文中第二自然段内驱车至滕王阁之前。写宴会的盛况,则穿插在第三自然段内,先渲染宴会中吟诗作赋、唱歌跳舞、弦管并奏的热闹气氛,接着用“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来极言都督阎公所设宴席酒菜之丰盛,有如梁孝王的睢园宴客,豪气胜过了陶渊明的“有酒盈樽”,把宴会的盛大场面烘托得淋漓尽致。
综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
篇四:《滕王阁导游词》滕王阁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景点是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为“江南三大名楼”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南昌滕王阁。现在大家跟随我进入景区,现在正对我们的就是我们喜爱的滕王阁了。它为仿宋建筑风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什么是明三暗七,就是从外面看只有三层带回廊建筑,其实里面一共有七层,再加上两层地下室一共九层。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在当时的洪洲(今南昌)为官期间建造的!当时建造这个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李元婴吃喝玩乐,欣赏歌舞!此人在离开洪洲到山东时被封为滕阁,故这个建筑就被命为滕王阁!它的高度为57.5米,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战争,火灾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阳节的第29代滕王阁!(全新的),在重建时主要参考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所绘制的八副<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并参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营造法式>!
滕王阁为什么出名
江南有那么多的楼阁,为什么这三大楼会并称为江南的三大名楼,他们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在此,小玲要声明的是,它们既不是因为建筑本身非常精致而得名,也不是因为它们建造的目的而得名,它们都是因为一个同样的原因——都各因为一篇文章而得以名贯古今。比如说,黄鹤楼是因为有了连诗仙李白看了都自叹不如的崔灏的(黄鹤楼),岳阳楼是因为范仲淹所作一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的(岳阳楼记),滕王阁当然也不例外,它是因为王勃所作的一篇(滕王阁序)而名垂千古。
楼与阁
在坐的各位朋友当中有没有去过江南三大名楼中的另两座楼呢?啊,这位朋友你到过啊,那你有没有觉得这滕王阁与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哦,这滕王阁比其他两座楼要高大雄伟。是啊,朋友们是不是已经发现了,这黄鹤楼、岳阳楼说的都是楼,那独独滕王阁说的是阁。说到这里,小玲就不得不向各位说说这楼与阁的区别了,我们就拿这三大名楼为例吧,这阁与楼典型的不同就是楼是平地而起的,而阁是有基座的,因此阁看起来非常的雄伟;而且这阁可不是像楼那样——你有钱想建就能建的,建阁者的身份也非常的重要,必须是王子王孙,那建造滕王阁的王子王孙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李元婴。我们常说“平地起高楼”,我们这里的建筑就是建在两层台基上的建筑,所以就被称为阁了!这两层的台阶有89个,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数数看!
太极八卦图
滕王阁历史上曾多次因战争,火灾被毁,所以新建的滕王阁为了镇压火神来袭,所以在滕王阁的正前方建立了这个太极八卦图。
压江
从远处看,滕王阁和它的压江挹翠两亭象中国的”山”字,从空中俯瞰,滕王阁又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压赣江之滨,挹西山之翠~~~好像是这么说的),你们仔细看这个亭子与整个滕王阁下的长廊形成回字形,只是为了在这里进行歌舞表演的时候方便演出,你们懂的,一边上台,一边下台。
瑰伟绝特
大家抬头,现在我们所看见的滕王阁的匾额是宋代书法家苏东坡所题写的,再往下看,那个狂草的匾额不知道有没有人能看出那是什么字,学过狂草的现在就可以派大用场了。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一共有四个字,恩,是挺难猜的,那小玲就告诉大家,你们可要记牢了哦,这四个字呢分别是“瑰伟绝特”,它是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滕王阁的独特之处,它取自于韩愈的诗句“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因此,滕王阁就有了“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韩愈
王勃作序之前的二十二年里,没有一篇滕王阁诗文存世。而王勃作序之后,有籍可查的就有一千三百六十余篇幅。就连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都认为能在滕王阁上位列王勃、王绪、王仲舒之后留下自己的名字是莫大荣耀。其《新修滕王阁记》曰:“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
一层
大家现在看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亲笔手书,在重建滕王阁的时候送给我们江西!
大家进来:现在我们看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这是根据明朝的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而创作的!
它将不同的时间空间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个画面上,体现出历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绍我们滕王阁的来由!描写的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在前往当时的交趾(现在的越南)探望被贬职的父亲时,在江西马当山处遇到大风,被迫下船,这时一老头中原水神走过来对他说:来者可是王勃否,王勃很纳闷,自己与他素未谋面,怎么他就知道我名字呢,只见这老伯说:明天重阳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如能献赋,可获资财数千,且能垂名后世,可当时马当山距洪都(南昌)有七百多里路程,一夜岂能赶去,老伯笑了笑,只要心诚没有办不到的。于是,王勃坐上了船,把眼睛微闭,第二天一睁眼果然来到了滕王阁边,后来有人说那位老伯就是传说中的鄱阳水神,当时举办滕王阁高会主要目的是阎都督准备在此会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的才华,并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份<滕王阁序>,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当阎都督问是否有人愿意作序时,大家都摇着头说:小生才疏学浅,不好献丑,当问到王勃时,王勃不明就里,于是在众人的半推半就中写下了生命的绝唱<腾王阁序>!(王勃开始提笔写下: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大家笑而不语,心想,切这么老掉牙的东西我也会,但当王勃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在场的各位没有不拍手叫绝的)(当时文才也是远近驰名的才子,在看完王勃写的序后,把滕王阁序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了出来)王勃写完这个诗文离开洪洲后,在海上遭遇海难!享年26岁.(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这也就是我们著名的时来风送腾王阁了.
第二层
人杰图
这里主要描绘的是江西从先秦以来的历代名人!一共有80位!虽然他们不全是江西人,但是他们的成就都是在江西完成.
我们从这边开始,这个是吴芮(rui),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
张陵,曾经因为云锦山山清水秀而留下定居,并创办了现在在日本和韩国都很出名的道派,正一教,后因,练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现,云锦山改名,改成我们熟知的龙虎山.
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想必大家都很熟悉,这两位就是我们的徐孺子,和陈蕃了,陈蕃是东汉名士,曾经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陈蕃对这样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章豫,连官衙都没进,就率领僚属直奔徐孺子家,“欲先看之”而后快。后来,陈蕃仍不死心,想聘请他到府衙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辞不就。但由于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这就有了我们广为流传的徐孺下陈蕃之榻,现在的孺子路也是我们南昌人为了纪念徐孺子而命名的.
陶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潜,因其门前有5棵柳树,又号五柳先生,他是著名的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他是浔阳柴桑人(今九江星子县),他喜饮酒,好菊花。
慧远:慧远是佛教大师,慧远和尚曾奉道安之命,来到庐山宣扬佛法。而庐山的清幽安宁、云雾缭绕、曲径通峡的风景,在慧远心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奇幻的境界。于是,慧远就在庐山东林寺并结白莲社,创办了对后来佛教产生重大影响的净土宗,净土宗称为大乘佛教。一个信仰净土宗的人,首先要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在我们这个世界的西方,西面的方位,有一尊佛在教化众生,他的名字就叫阿弥陀佛。相传即诵南无阿弥陀佛一口,即可灭八十亿生死劫难,得八十亿微妙功德(以信愿心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南(na)无(MO)阿(e)弥陀佛,那么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南方的得咋念佛呢,所以慧远就创办一种新的念佛方式叫做观象念佛,要求念佛人的思想必须高度集中,不是信仰极诚的人,不是同周围事物断绝一切联系而唯念佛以求往生的人是不能持久的。
卢肇,江西第一位状元
董源,江西南昌人,江南水墨山水画之鼻祖
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
唐宋八大家,我们江西就有三个,分别是这三位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这时四川人可能就不服气了,我们也有三个啦,鼎鼎大名苏氏三父子,嘿嘿,我们江西人就笑了,欧阳修是曾巩和王安石的老师,又是苏洵的老师,而苏洵又是苏轼与苏澈的父亲,所以西川的那三位还都是我们的徒弟了,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丰富伦理思想的理论家。朱熹,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创办的白鹿洞书院,是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今湖南善化岳麓山)书院、白鹿洞(今江西庐山)书院、嵩阳(今河南登封)书院、应天(今河南商丘)书院合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在当时堪称现在的清华北大,那些有志之士,不到白鹿书院,不敢说自己是文人墨客。
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解缙,永乐大典的作者,世人表扬他有既有曾志伟的身高,又有邓小平的智慧。
不知道在看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有一位特别的人物在这里?(停顿下)有朋友已经指出来了,他就是严嵩,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奸臣之一。为什么他的画象在这里?主要是我们这里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来评论!王廷相语曾经这样评论他的文才:“诗思冲邃闲远”,“文致明润宛洁”王世贞的评论他“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废文,来肯定他“独为迥出”的文学功力。而旁边的就是被严嵩迫害的老乡夏言,夏言以怒目视之,严嵩羞愧难耐,只能低头遮面了。
三层:临川梦
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排演了<牡丹亭>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的先河!滕王阁从此由一个歌舞戏台变成戏曲舞台!实现了功能的改变!在壁画中的色彩以灰蓝为基调,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闭上的!烘托出梦境的感觉!这部壁画描写的是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杜丽娘与柳梦梅的故事。
中间的那位便是杜丽娘与柳梦梅,此剧描写了官宦之女杜丽娘一日在花园中睡着,与一名年轻书生在梦中相爱,俗话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对于一生只见过两个男人《老爸和老师》的杜丽娘来说,多渴望见见这位貌似潘安的美男子,但醒后终日寻梦不得,最后抑郁而终。杜丽娘临终前要求父亲杜宝将自己的画像封存,并埋入亭旁。三年之后,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来到亭旁,一阵妖风吹过,柳梦梅睡着了,原来杜丽娘化为鬼魂寻到柳梦梅并叫他掘坟开棺,柳梦梅醒来看到牡丹树上果然挂有一幅画像,于是挖地三尺,看到了自己时常思念的如花似玉的梦中女子,便在额头轻轻一吻,杜丽娘奇迹般的复活了,杜宝知道后,认为柳梦梅亵渎神灵,于是要赐其死罪,碰巧柳梦梅赶考并高中状元,得知柳梦梅为新科状元之后,杜宝才将其放出,但始终不认其为女婿。最终闹到金銮殿之上,皇帝要求杜丽娘以铜镜探视是否为鬼魂,结果皆大欢喜,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这幕剧反应了古代男子对女性的压迫,女子不能迈出家门一步,只有在春宵节的时候才能出来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这也就是所谓的春宵一刻值千金呀,爱是什么,爱就是让人死去活来。
地灵图
这里主要描绘的是江西的七山一水,它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江西的地貌特征”7山1水2分田”!
大庾岭梅关,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之一。张九龄是江西一位有志之士,心怀理想,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为老百姓做善事,修好这条梅关古道,可是命运多舛,连考两次都未取得功名,在第三次的时候有幸取得进士,当时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这条梅关古道是当时运送荔枝的必经之道,可是路却很险,于是命张九龄修好了这条梅关古道,正应了诗中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梅关是南岭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此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当年遇大火,危在旦夕时,火被熄灭)
三清山为怀玉山脉主峰,最高峰有1819.9米,因山有三大最高峰,名为玉京、玉虚、玉华,如三清(即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神)列坐其巅,故得名三清。被誉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三清山有三大绝景: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观音听琵琶,接下来的行程我们会去,到时再做详细的介绍
龟峰,龙虎山
井冈山
天下第一山,井冈山,1841米
庐山
一看云雾,二看瀑布,三看别墅,三叠泉
石钟山上看江湖两色
由于长江上游来水量小、流速慢和水位低,进入鄱阳湖口段时,长江水经过沉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