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三步曲(一)
详细内容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作一浅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课;探究性学习
Abstract: “Scientific course standard” Probing into study, as studying the content, as a kind of important study way, impel the teacher to teach and the students one learn to change fundamentally. Just the implementation course of probing into study does a simple theory in this text, onl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scientific lesson; probing into stud
《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从知识和技能上看,是一个“不知――知道――应用”的渐进过程;从过程和方法看,是一个“不会――会――熟练”的渐进过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是一个“体验快乐――享受快乐――追求快乐”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课程时,分三个渐进过程来有效实施。
1扶着学生走,让学生迈出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初中生刚接触科学这门新的课程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探究”,更不知道如何去探究。对此,教师要像对待蹒跚学步的幼儿那样,扶着他们走好第一步,让他们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探究及获取物理化学生物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的伊始,一是要“扶”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以及一些模仿性的训练,掌握好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二是要“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从落实教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开始,就应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3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科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逐步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采用“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出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现与交流”等环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例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中,上课伊始,我就将做成船形的橡皮泥轻轻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提问。
师:看了之后,你想研究什么?
生1:橡皮泥应该是沉下去的,可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生2:什么样的橡皮泥会沉?什么样的橡皮泥会浮呢?
生3:橡皮泥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生4:橡皮泥的构造是怎样的?
……
在生成的许多问题中,显然偏离了我预设的探究主题,我并没有急着将本课的探究问题生拉硬拽地强行出示,而是引导学生将其他问题转化为本课的中心问题。
师:是啊,橡皮泥照理应该是沉下去的,但却浮了起来!其他物体会这样吗?
生:会。
师:生活中有很多沉的东西浮起来,浮的东西也会沉下去,那么我们今天研究什么问题呢?
此时把提出问题的主体抛给学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因为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这一“石”击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响应和共鸣,从而生成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是探究学习成功的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