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职业教育论文>浅论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的思考(一)

浅论对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生源;高职;信息安全专业
  【论文摘要】本文从三个环节分析了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现状;“浅剖”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提出稳定生源需家长学生方、高职院校与社会方的多层面共同努力。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目前,中国教育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接受优质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人口逐年减少已成为我国人口的重要特征。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1986―1990年是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为12539.7万人,自1991年以来,人口出生率快速下降,到2014年后,预计普通高中年均毕业生人数还不足30万人,到那时,初中毕业生升学率100%,高考录取率100%,高职院校将面临严峻的生源危机。
  一、理性分析。信息安全专业生源不稳定现状
  从湖南省内各高职的招生就业处了解到,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导致部分行业岗位饱和,市场供大于求,使得诸如信息安全专业等应/往届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导致生源不稳定体现在如下几个环节:
  1、填志愿
  家长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受到学校、媒体和市场的三重影响,集中选择钱景较好的行业,出现热门专业扎堆填报的现象。往往随着市场“动荡”,原先的热门专业不再好就业,就会出现“热进冷出的情况。
  信息安全专业是2l世纪新出现的专业领域,信息安全人才炙手可热。从而家长学生都填报近几年的热门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不但本科该专业扩招,高职也几乎招一至二个班。
  2、学校录取
  生源状况是高职院校最敏感的问题,大多高职院校均被告之每年都有录取不报到的学生。通常学校录取规则是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上线人数未超过计划数)的情况下,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在确定专业时,按其高考分数降分确定。录取专业时,按分数优先的原则确定专业,专业之间无级差。
  3、用人企业
  学生曾抱怨:“就业难!从实习就能看出来,某大型网络公司安排八人实习,毕业时就签约一个,能好找工作吗?用人企业般安排信息安全专业本科生从事与信息安全产品(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或直接参与产品(如加密和PKI体系建设,入侵探测)研发,工资待遇高。而同一专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有的可能是提供信息安全相关的咨询服务(如风险评估、安全计划制定、安全项目管理),工资待遇较低。
  二、把握内涵,“浅剖”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紧紧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几年信息安全专业的潜力非常大,市场又供不应求,不少高职院校都会随着这种社会形势扩大招生规模。然而,一旦该专业社会岗位需求出现相对不足,学校的专业设置就可能失调,从而造成就业困难,生源十分不稳定。
  1、培养学生的钡4重点不同
  2001年武汉大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信息安全本科专业以来,现已发展到30多所。之后高职院校也陆续开办该专业,但还未形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的不稳定性直接导致学生在求学期间有换专业的想法。
  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构成有普高生和高职生两类。重点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注重学生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普高生的特点是知识扎实,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他们“争优”的愿望比较强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技能型人才。高职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知识不系统。同时,制约其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学习的信心不足。
  从专业意识看,社会上有些人对高职教育类型的误解,学生自身认为读高职低人一等或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因此学职不爱职,专业思想不稳定是一个明显的特征。
  2、高职信息安全专业体系建设不科学
  新高考方案公布后,高职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如何做出专业特色。因为要想保持一个专业的稳定性,就不能被动等待市场变化,而是主动地进行院校的招生规模、专业设置、培训方向和师资力量等规划设计,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