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王申? 鲍健 波杨 帆魏 家欣
摘 要 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近年来讨论较为激烈的话题,对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方式研究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型,怎样引入新的教学因素以及改善旧的不良教学方式的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开发产业经济学教学软件操作平台,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增加学生动手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改善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寻找一种新的产业经济教学改革方式。
关键词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操作平台一、产业经济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产业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科,但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仍然感觉其理论性较强,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上确实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学脱节、与现实问题联系不紧密。其次,枯燥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无数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的“花瓶”式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对传统教学进行改进,出现了模拟实验中心、实验室等多媒体教学方法。由于经济学的口径较宽、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很多实验室只能是采用模拟贸易操作、模拟谈判等方式针对某一个课程的操作,至今也没有出现一种良好的解决办法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经济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开发出一款真正具有应用意义的产业经济学实践教学平台是有必要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操作,摆脱原有的枯燥教学模式。让理论和现实能够对应起来,解决学生只能在书本上学到理论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经济理论能够产生它们自己的作用的问题。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概述产业经济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产业是指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和经济体的集合,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就是产业与产业间的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等。研究产业经济不同于研究单一的经济主体和总体国民经济,所以产业经济学不仅仅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经济学科,它的产生更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拓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产业经济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对产业经济学的科学领域划分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通常产业经济学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政策研究1。三、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意义(一)为产业经济学专业提供新的授课方式。引入教学辅助软件对产业经济学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改革,为经济学专业提供新的授课方式,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教师讲授为主,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相结合,达到从本质上改变教育方式的目的。(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重点在于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主动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并且将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以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空泛、脱离实际的困难。(三)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当今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意识,同时要注重学生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面对更多的是团队工作而不是个人参与。所以通过软件中模拟实际操作的环节,使学生结成小组,针对某一课题和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相互协作,达到团队合作的根本目的。四、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不应该只局限于利用多媒体授课方面,开发产业经济的教学辅助软件,更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产业经济的教学辅助软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经典参阅文献;案例分析与操作以及模拟实际环境操作。下面就详细的介绍教学辅助软件的主要内容。(一)产业经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论知识是经济学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内容,只有奠定了深刻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指导实践。通过这个部分的练习,我们要达到夯实基础、强化掌握理论的目的。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产业经济理论框架的掌握。例如对于产业组织理论,学生至少应该掌握什么是产业组织;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结构是什么样的;SCP框架中每个部分都包含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如果对这些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的话,那么也就无从谈实践了。软件中可以采用多样的形式对基础知识进行考核。在不同的理论中,可以给出一些测试题目,来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考察。题目形式可以多样化,对于答案也不必一定要局限于某种固定的一字不变的公理式定义中。经济学中很多问题都不是具有最完美标准的答案,所以不必一定将学生的思维束缚,以便于更好的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