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艺术理论论文>谈城市板式高层、点式高层室内环境可持续性设计(一)

谈城市板式高层、点式高层室内环境可持续性设计(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这条设计道路,是室内设计必然趋势。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世界发展到现在,人类都在运用高新技术来探索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来进行各项设计。在室内装饰设计方面,就是在空间组织、装修装饰方面,在室内陈设艺术中尽量多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文章旨在对现代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因居居者多样化生活需求与变化而要求室内环境具有的适应性与可变性问题作专项探讨。

  关 键 词:空间 时间 未完成设计 点式高层 板式高层 可持续性设计
  
  “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提出来的。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发展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提出“可持续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建筑师协会共同召开了“为可持续的未来进行设计”的世界大会,其主题为各类人为活动应重视有利于今后在生态、环境、能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联系到现代室内环境的设计和创造,设计者不能急功近利、只顾眼前,而要确立节能、充分节约与利用室内空间,力求运用无污染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创造人与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建筑师戴念慈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观感起决定性作用,然而毕竟是从属部分。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
  建筑师普拉特纳则认为,室内设计“比设计包容这些内部空间的建筑物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在室内“你必须更多地同人打交通,研究人们的心理因素,以及如何能使他们感到舒适、兴奋。经验证明,这比同结构、建筑体系打交道要费心得多,也要求有更加专门的训练”。
  白俄罗斯建筑师E·巴诺玛列娃认为,室内设计是设计“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以满足生理和精神上的要求,保障生活、生产活动的需求”,室内设计也是“功能、空间形体、工程技术和艺术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
  
  一、现状分析
  
  1.城市高层
  高层住宅是人类生活都市化、现代科技高速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了人类文明及高效率。然而就在建筑不断跨越新高度的同时,其设计、建造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缺少节能意识和地方气候特色,成为了高层住宅设计的缺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一些城市面临着地少人多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居住的相关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住宅分配制度改革与住宅开发建设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模式与居住环境,而高层住宅目前是许多城市解决大量人口集中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层住宅的耐久年限设计为一级(100年以上),如何在较长的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合理、持续地使用建筑,协调好室内有限空间与居住者多样化生活需求与变化间的矛盾,保持较好的室内环境品质,是室内环境设计工作者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2.存在问题
  现今城市高层出现两种形式,即点式高层及板式高层。由于点式住宅社区的建筑密度较高,因而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降低每平方米的房价,让更多的人安居。点式住宅多采用大框架结构,除少数承重梁之外,户内分隔墙基本都可以拆改,某些点式住宅甚至可以将整层楼面打通,灵活分割户型。但是点式户型每层的住户多为6户以上,甚至高达12户,数百户人家挤在一栋大点式高层楼里,居住环境当然不如板式高层优越。而且,点式高层每层都有部分住户的采光、通风、景观等条件比较落后,且不可改变。而且户型内部的厨房、餐厅与洗手间往往不可直接采光、通风,这样的地方容易形成“灰色空间”。而板式高层一般为一梯两户式,但是由于其建筑密度低,房价高,板式高层特别是砖混结构的板式高层墙体起承重作用,不可以变化,这一点不如点式高层的可改造性强。
  
  二、设计立意构思
  
  1.设计主题思想
  实现对室内环境中人与环境界面关系的创新,提倡安全、卫生、舒适、经济、绿色生态、个性的设计,使室内环境功能设计合理,基本设施齐备,满足住户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体现可持续性设计概念。
  2.设计构思
  在有限空间内,解决多种人群居住,生活在生理、心理上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其更为舒适、安全,并能尽量做到可持续的使用建筑。
  3.设计表达
  平面布局上要运用“中性空间”的布局形式。可在不同时间根据不同需求置换房间的功能性质。通过改变空间的相应比例来达到室内空间的平衡,从而实现空间功能的适应性和空间的可持续性。
  比如,客厅与厨房贯通为一,没有明显的分隔界限,让空间更为开阔。
  增加了主卧室与内卫生间的过渡空间,使主卧室与内卫生间构成一体,又保持适当的距离;而过渡区域同时具有一定的衣帽间功能。这样,主卧室的私密性以及它同内卫生间过渡的实用性和优雅性均得到了增强。
  或者,将餐厅纳入开放式厨房中,与厨房并列而置,可以直接走动联系。
  也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安排两个卫生间:一个靠近卧室;另一个则靠近厨房和餐厅,保证了主客两便、干湿分离。
  
  三、材料运用及装饰风格
  
  居住是人们选择家园,栖息生活的概念。入夜,万家灯火中的城市是一个温馨和灿烂的存在。灯火,让眼睛和心灵一起温暖。在人的内心深处,居住需要仍像农业时代那样,渴望住在村口有大榕树那样的地方。在当今高科技、高节奏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喝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的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并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从而达到身心舒逸。
  1.装饰材料
  为使居住者能取得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在可实施方案的设计中的装饰材料上多选用木质等自然材料。在这里不仅仅是木质地板,还有木质中式隔断,木质茶几,在居住空间置放肌理粗糙的木段,即形成了空间肌理的变换与对比,又满足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感受。在室内放置几块自然的彩石,意图创造空间材料上软与硬、细腻与粗犷的对比,同时赋予家具以新的概念、新的意境和强烈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