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当代价值与设计借鉴(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建筑、绘画和雕塑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已经传承了数千年,传统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典雅浓郁,充满了自然、古朴、含蓄、祥和的东方气息。中国传统历史文脉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当今的艺术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关 键 词:传统艺术 价值观 传承借鉴
现代的设计理念提倡文化内涵的表达,提倡抽象的概念性的简洁构成形式,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算得上现代设计。为此,我们在西方人营造的现代设计概念里苦苦探求,面对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以现代艺术心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古典绘画和雕塑的早期表现。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之哲学背景的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著力表现的“意兴”和“气韵”,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抽象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识。现代艺术的抽象概念恰
恰是通过对客体的形象进行分析后,所达到的形式抽象。
文化特征与历史背景
大同位于山西北部,毗邻内蒙古,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雕塑绘画都表现出与中原地区很大的不同,从建筑的构件形制和雕塑绘画的色彩造型上都散发出北方少数民族(北魏)的文化特征。例如北魏早期的壁画作品,造型和线条都以粗犷硬方的形态为主,流露出北方民族的彪悍和自信,不像后来唐宋的丰满圆柔。又如云冈石窟,它是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初次相融的产物,昙曜五窟中佛像挺拔雄伟、气魄轩昂,键陀罗式的半披肩袈裟和通肩长衣体现出一个伟岸的民族胸怀。大家之所以喜欢云冈、喜欢龙门,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表象的技术风格层面上就能解释的,中华民族最初发展的那种蓬勃生命力,那种自信、洒脱与豪迈的精神在打动着我们。与较少战乱的南方不同,北方的朝代更迭频繁,一个个新崛起的民族或朝代的兴起,产生了一批批充满自信豪迈的艺术杰作,这就是地域文化的不同之所在。中国的南方特别是西南,社会相对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趣味,所以艺术也随之以灵秀见长,这从四川成都出土的汉陶塑说唱俑、重庆大足石刻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这些与北方的地域性差异其根本还是文化上的差异,或者说就是自然形态上的差异。
文化心态与地理环境
在太原市博物馆,陈列着许多乐器、法器、礼器,有青铜的有陶制的。从这些原始的作品中,很难断定这些作品是属于生活器物的手工艺品还是属于为艺术创造的雕塑门类。相对而言,在古代印度或古埃及、古爱琴海到古希腊,原始的器物形体与自然生命物的形态大都呈现出较多的分立状态。在那些地域里,从较早的时候起,原始艺术中的器具与自然生命体形象密切结合的状态便改变了。变动的状态一方面表现为器型趋向单纯洗练和独立;另一方面即使某些器物上仍存有自然生命体形象的表现,那也几乎纯粹成了与器型的抽象化、实用化风格不相干的逼真模仿自然的附加装饰。而这个时期中国的器物给予我们的并不是物的、生理的或机械式的形体印象,而是强烈地渗溢出生命的、情感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光辉。可以说,“既要肖生,又要成器”的创作思想,就是中国远古时代雕塑艺术的一种根性。这种根性牵引着中华民族在造型艺术上对形象施行“意兴”化的创造,不断发展不断扩张,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丰富自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大背景下的独特的艺术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