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艺术理论论文>如何使油画专业的基础教学变得更“基础”(一)

如何使油画专业的基础教学变得更“基础”(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油画专业的基础教学模式,长时间以来一直处在重技轻能的环境中,从而导致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际上是游离在真正的基础周围,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如何能全方位、多视角地理解“基础”的真正含义,使我们的基础课程更具前瞻性、创造性,使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更具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当代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一种更为轻松、更加自由并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理念应融入当代的艺术基础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基础 素描 创造 前瞻性
  
  油画专业的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会联想到素描基础。这当然没有错,多年来素描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在各专业的基础训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以素描为基础的训练中,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空间是我们表现的重点,如何掌握准确的造型能力几乎是基础训练的全部内容。这些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对这些可视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可以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对于学生独立观察、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基础训练中却一直没有受到合理的重视。素描作为一个体系,本身是丰富而非单纯的,它不是简单的描写技能,重技轻能的结果会使学生的创造能力退化,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一种惰性而并不自知。
  笔者在学校从事了多年的教学工作,见过很多匠气十足的画,有的学生可能到毕业也无法理解基础的真正含义,这样的学生即使如何努力也画不出一张好的作品,更不用说创作出好的油画作品了,因为他们对基础和基本功的认识仅限于此。什么是基础?我们只有明确基础的真正含义,才能让基础教学走上正轨。许多人基于我们传统的基础教学课程的模式认为: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一切艺术形式都要从规范的素描训练开始。这种观点一方面片面夸大了素描的基础作用,素描并不是能解决所有艺术问题的万能钥匙。另一方面,这种观点也降低了素描本身在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作用,把素描只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段,素描本身是丰富的,它和其他画种一样可以是独立的艺术形式。这种对基础的泛谈,造成基础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对“基础”概念理解上的混乱,从而导致我们的基础教学实际上是游离在真正的基础周围,如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教与学双方都有责任,教与学是一种互动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双向的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过程,所谓教学相长正是此理。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有的教学都应服从这个大原则。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的以写实为主的基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创造能力被无形地压抑。以研究与表现人物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本是服务于功用性和实用性的主题性创作的,但从当下艺术更注重个人风格表现的发展趋向来看,传统的基础教学模式已显得单一和过时了。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基础的真正含义应更具包容性、扩展性和延伸性,它包含了技能,同时,也包括诸如理论研究、材料研究、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与眼界的提升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将这一基础加以前瞻性发展,使之更符合当代教学理念,更具鲜明的时代特点,而在当代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下,一种更为轻松、更加自由并带有创造性的思维理念应融入到当代的艺术基础教学实践中。
  现阶段看来,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推翻原有的教学秩序,况且传统写实的训练手段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自然有它的优势所在,只是应探索在基础教学中加入新的因素,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及时增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延伸的基础训练内容,采取解构的方式分析找出普遍规律,从方法入手但不以方法结束。
  
  一、作业布置力求新颖
  
  如在静物写生课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和设计,甚至可以让学生做一些形式感强的装置作品,然后自己摆放设计,再进行写生。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和设计摆放过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和乐趣,提高创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