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英语分层次教学法(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英语教学 分层次教学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和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介绍了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方法、教学过程、测评手段及教学效果。英语分层次教学法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兼顾了学生的个体需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界定出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施以相应的教学策略,就能使每个学生构起与自己能力相应的新的英语认知结构,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一、分层次的依据
据调查,目前中职学校32%的学生认为中职学校没有必要开设英语课,因为他们觉得毕业以后根本没有机会在工作或生活中使用英语。27%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是害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影响毕业。只有6%的学生在自觉地学习,目的是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基础。
在参加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3%的学生不能借助词典阅读。65%的学生听不懂简单的日常对话,更不能用简单的口语表达自己。12%的学生写不出一年十二个月的名称。个别学生甚至写不全26个字母。
由此可见,由于历史的原因或由于学生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原因,学生英语基础不尽相同,个体差异很大。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上的任何上疏忽都会使一部分学生的需求受到忽视。这样的教学就使“面向全体”成为事实上的空话。采取英语分层次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分层次的方法
新生入学后,先进行一次英语摸底考试。试题的设计必须有很高的区分度,以便能够将所有的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学生军训期间,教师阅卷算分,将学生分到不同的班级。A层次基础扎实,兴趣浓厚,具有一定听、说、读、写能力,大约占30%。C层次基础较差或没学过英语,或不喜欢学习英语,基本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大约占20%。B层次的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是学不学外所谓,听说有困难,大约占50%。学生分班仅考虑他们的英语成绩,不管他们所学何种专业。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班里,有不同专业的学生。只有在学习英语的时间里,他们才来到一起,其余时间回归各班学习本专业的课程。
三、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贯彻因人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出既符合教材内容又与学生认知过程相协调的教学方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确定层次化教学目标,对单词、词组、课文以及练习进行目标分解。
对于单词,A层次的学生对所有的单词和词组要求“四会”,B、C层次的学生只对重点单词和词组过关。对于课文,要求A层次的学生不但要正确地完成习题,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来。B层次的学生要正确地完成习题,并能把重点句子或段落背下来。C层次只基本理解短文内容和正确完成习题即可。对于作业,A层次的学生除了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的内容以外,同时补充一定量的阅读材料和听力材料。B层次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材中单元知识梳理中主要语法和词汇,掌握重点、难点的内容。C层次的学生掌握教材中主要语法,可多做些记忆性的作业。
高层次学生在完成课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向外拓展,广泛接触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如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等,多数中间层次的学生立足于课本,努力达到教材中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要求;低层次学生通过努力,掌握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并兼顾补缺补差,也就是给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一个基础平台,然后在稍高于他们的水平上提出要求,使各层次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