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问题(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字:乡村学生英语水平学习问题
论文摘要:乡村中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甚至有些学生至今还是个“英盲”,听、说、读、写与考试样样都差。究其原因,这与经济、环境、观念、英语基础等有重大关系。我们必须重视其英语学习差的问题,帮助其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以提升英语水平。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因此,社会掀起了一股强大的英语学习风。然而,这股英语学习之风却在乡村势力弱小,许多乡村的初中学生英语水平仍然较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我们必须了解其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出原因,然后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其英语水平。
一、乡村中学学生英语水平概况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主要要求掌握四种能力――听、说、读与写。但是,乡村的中学生大部分是“英语盲”,既听不懂英语,也说不出几句英语,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拿着英语课本朗读也做不好,更何况是阅读理解与写作。面对英语,许多学生头脑一片空白,因此,在英语考试中及格人数极少,许多学生不会答题,即使答题也只答有选项可供参考的客观题部分,因为这些题目可以乱猜A、B、C或D。但对于无选项提供的主观题,则基本空白。
二、乡村中学学生英语水平低的成因
正所谓“事出有因”,乡村学校中学生的英语会如此差,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可以从乡村环境、乡村观念、经济收入与英语基础等方面去分析。
(一)从乡村环境看中学生英语水平低的成因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贫穷、文化素质最低的人群,他们所生长的环境――乡村,学习风气不浓。很多学生不想学习,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好处?因此,上课时不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下课后又根本不学习,就连作业也或抄袭,或不写。这样不仅导致了学生们在短短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学习效率低下外,还使课外的英语学习效率基本为零。
此外,他们所生活的日常环境中,除了在英语课堂上能听到、接触到英语,其他时间根本就与英语无关。因为,当地方言基本上是乡村生活唯一的交流语言,学生们与家人、朋友、邻居等交谈也都只说方言。所以,英语在他们的印象中,仅是英语课堂上的玩意儿,生活中根本用不着它。于是他们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也仅限于那每日的四十分钟。
要想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它。可学生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既无心学习,也无法在课外接触到英语,这样就导致了他们对英语一窍不通。
(二)从乡村观念看中学生英语水平差的原因
在我国,乡村是较偏远、贫穷和落后的地区。绝大部分农民世世代代都以耕田为生,虽然也有不少人外出打工,但是都无法令家庭富裕起来,有些农民工甚至在外头混不下去又返回家种田。正是由于祖辈、父辈都是农夫,都生活贫困,于是不少乡村孩子变得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在当地农村,不论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非常熟悉这样一句土话“读不读都三斤六,考不考都是耕田佬”。我曾经跟不少学生谈话,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可他们给我的答案却是“学不好”、“不想学”以及上述那15字“格言”。
在乡村对学习失去信心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在他们心中已经认定了自己是怎样也学不好,不论怎样学也难逃耕田或打工的命运了。因此,学生们对学习毫无积极性,他们呆在学校只是为了等待自己长大,等待初中毕业证书,然后走上与祖辈、父辈同样的道路,或耕田、或打工与婚嫁。这样一种自卑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情绪,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差的重要因素。
(三)经济收入微薄是乡村学校中学生英语学习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在乡村人们的谋生手段主要是靠种植,农民们辛苦的耕种往往只够全家人该年的口粮,腾不出更多的粮食用来出售挣钱。虽然目前已有许多农民外出工作,但他们那微薄的工资也仅能维持全家的温饱而已,他们没有更多的“闲钱”用来支付学费之外的开销。所以,学生们除了学校发的教科书外,就再也得不到其他的学习工具与资料。在乡村学校,你会发现学生们除了英语课本外,就再也找不到另外的英语参考资料了。此外,许多学生家中都没有可以用来播放英语磁带的录音机等工具。因此,他们的英语知识只能从书本上、课堂上、老师口中学到。然而每日四十五分钟的英语课堂所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还有许多的英语知识必须通过课外自学才能习得。
这与城市相比,城市的家庭经济收入较高,学生们有足够的金钱购买大量的参考资料,并通过自身学习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所以,城市的学生英语水平与考试成绩普遍比乡村学生高许多。
此外,经济条件不仅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工具与资料缺乏外,还造成了亲情之间的冷漠。由于家庭经济不好,不少学生的家长只顾着忙于应付生活与挣钱,却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和关心,有的家庭则是父母外出打工一年都难得回家看望孩子一次,于是这些孩子们特别是留守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父母已经不爱我们,全世界都已经放弃了我们的感慨,他们开始变得消极、对任何事情(包括自己的学习与前途)都不抱希望。
(四)、英语基础差导致英语水平不高
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连贯性,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前一部分的知识没有掌握,那势必影响对后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
我国各门学科教科书的知识点基本上是按“浅――深;简单――复杂”来编排的,然而不少的乡村中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学过英语或没有学会简单、基础的小学英语。因此,乡村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连小学的英语也没有掌握,带着满脑子的疑问上了初中后,开始学习较小学更为深奥、复杂的英语,于是他们越学越感觉吃力,越学越多疑问。这样日积月累,不懂的英语知识堆得像山一样高,面对一座山的难题,他们彻底崩溃,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在乡村学校的办公室里,经常可以听到各个学科的老师在感慨“学生基础太差,以前的东西没有学会,现在的知识当然学不好”等话语。的确,我也对我所教的学生有不少这样的想法。学习英语就像爬楼梯,应该一层一层,一级一级阶梯慢慢向上爬。而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是从音标开始,然后是单词,再过来是词组、句型和语法,接着是句子,最后是整一篇文章。可绝大部分乡村中学生在初中前甚至是现在仍然不懂得音标的发音,也有许多简单的单词、句型、语法等不明白。于是,在念初中时面对一整篇几十成百字的文章就完全不知所措,最后甘愿做一名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想,也不能写的“英盲”,拒绝学习英语。
三、如何帮助乡村中学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通过对乡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分析,了解到乡村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不容乐观,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对症下药,切实有效地帮助乡村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乡村学校里,许多学生都不热爱学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极少接触、使用到英语,在这样一个学习风气不浓的氛围里学生怎么可能把英语学好呢?因此,要想改善乡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第一、充分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多读多听英语
每日四十五分钟一节的英语课对于一个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不足够的,然后乡村的学生们由于受所处的环境的限制,在课堂外很难再接触到英语了,因此校方必须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一周至少应安排两日英语早读课。并且因为乡村的孩子英语水平与自制力较差,所以乡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们应该坚持下到班级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多听多读英语,以提高语感。
就我自身而言,刚参加工作时我教的那些学生的英语朗读水平十分的差,简短的句子也读不顺,更何况是一篇文章。经过调查才知道,以前的早读课极少能有老师到班上指导,学生们自己又不会读,于是把大好的早读时光给浪费了,英语朗读水平却一点也没有得到提高。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我频繁地出现于早读课上,领着学生们大声朗读,听英语磁带。一年后,虽然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大幅度提高,但朗读和听力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二、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英语活动
学校与英语教师们应在课堂内外都定期开展一些大大小小的英语活动与比赛,如第N届全校英语演讲、朗诵或书法大赛;N年级讲英语故事大赛;某班英语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进行的英语作文比赛等。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重视英语,享受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
上个学期,我针对八(2)班的学习情况:学生懒、不肯做课后作业、不爱学英语等,决定在班上展开一系列的《英语速抄风云榜》活动。首先,打印一张包括了全班同学的名字在内的《英语速抄风云榜》,将其贴在班内显眼处。其次,将每一次的速抄比赛都当成作业,要求将所抄内容写在作业本上,下课后全班同学都必须交上作业本。接着,即兴选择所抄的内容,可以是某页的单词,也可以是课文的某一段或几句话,让同学们同时开始进行抄写,从中挑选出抄得最快最好的同学作为本次的优胜者,并在《风云榜》上记录其成绩。最后,每星期总结一次,看上周谁获胜次数最多,下周上课时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口头与物质奖励。每次颁奖完都不忘说几句“获奖的同学要继续努力,没有获奖的同学可要加油了,特别是那些到现在为止一次奖都没有得到的同学更要努力了,可别一个学期过去了,可风云榜上你还是半点成绩也没有啊”。就这样《英语速抄风云榜》在八(2)班开展了大半个学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一些不爱英语的、经常不写作业的同学为了奖品和荣誉也积极参加活动,逐渐喜欢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