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一)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一)

详细内容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实验的概念、原理和规则大多数是以实验推导和论证的,因此,化学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则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注意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化学实验中,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对此教师必须周密计划。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引人入胜或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中,帮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了解观察的意义。为正确、全面描述、分析实验现象打下良好基础。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往往对新奇、刺激强烈的化学现象有浓厚的兴趣,而易忽略实质性的内容,对已观察到的现象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描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处于消极、被动的心态。上述种种情况都会妨碍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观察能力要有一个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师指点,学生观察”的训练方法必不可少。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讲解相结合。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强调学生不仅要观察镁带“剧烈燃烧”的实验现象,更应强调观察实验结果――生成新的物质(白色粉末氧化镁)。学生实验一定要先预习,后实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如蒸发溶剂制取结晶时,蒸发皿停止加热时机的观察;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的观察等。教师指导时应向学生说明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等问题。明确的观察目的,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时集中精力。同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现象。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能大大地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如:
  将一块普通的棉布浸在氯化铵的饱和溶液中。片刻之后,取出晾干,用火柴点,不但点不着,而且还冒出白烟。奇妙的实验表演,学生一片哗然欣喜,进入了探讨原因的最佳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很高,注意力就集中,学习效果就很理想。
  二、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借助投影演示实验,既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如:把一培养皿放在投影器承物玻璃面上,在培养皿中加入2/3体积的水,然后取一小粒钠放入到培养皿中,这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通过投影仪投影到银幕上,使远离演示台的学生也能真实清楚地观察到。细微变化的现象,变得易于观察后,直接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了实验演示的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