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谈教学体制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一)

谈教学体制及考试方式的改革(一)

详细内容

【摘要】 针对中医教育的教学体制及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教学模式僵化,考试制度上不健全及理论脱离实践等现象,提出了改革现行的教学体制,改革考试方法及要理论联系实际等设想及改革方案。

【关键词】 中医教育 教学模式 考试制度

  “中医振兴,中医要发展”这是时代和事业的需要。然而中医教育的现状能否做到这一点,应如何培养中医人才,不进行改革当前的中医教育现状是难以做到的。笔者通过自己走过的路子,有以下几点体会。

  1 中医教育的教学体制及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僵化 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没有充分的自主权,压抑了师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处于一种主动地位,而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上课只管讲,满堂灌,学生在下面不停的记笔记,课堂上根本不能发挥主观思维能力,大脑好像总是处于一个抑制或紧张状态,下课还要整理笔记。谁能背谁就是好学生。结果是形成高分低能,甚至低分低能,不但知识面不扩大,而且学过的知识也是所剩无几,这样呆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中那种必不可少的大胆探索和积极主动的思考完全被呆板的被动的死记硬背所代替,这样的教学体制不改革,很难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1.2 考试制度上存在着问题 首先是死记硬背,每次考试之前,学生们都将老师留的学习思考题做出来,花上几天的时间背下来,然后参加考试,准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学生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了,没有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余地了。再看一下考试出题的模式是:几道基本概念题,几道简单题,直接的不很复杂分析题。由于不是全面考核所学内容,而是考所谓重点,这样使考试具有或然性,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而且考得好,更不见得学得好。在这种考试方式面前,学生全面的知识结构有何地位?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有何地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有何地位?学生的创造性有何地位?全面发展的人又有何地位。

  1.3 理论脱离实践 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来自实践,又能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5年的大学学习,总感觉在校所学的理论好多与临床实际结合不上,原因是课间实习安排得少,有些老师讲理论有条有理,可一涉及临床实践就不行了,这样他们所讲授的也只能是从书本到书本,根本不考虑实际,比如有些药物,有些方剂临床上根本不应用,有些疾病的分型更不能统一,这样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其结果中医学院培养的学生分配下去不会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