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效能:机关管理的重要标的
详细内容
行政机关是我国政治体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行政机关既担负着管理国家、治社安邦的重任,又负有繁荣经济、致富民众的责任。而这一切都与行政机关的实际工作效能密不可分。
本文所说行政效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力和效率。能力是指这个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处理国家事务过程中是否有果断性和创造性。有则能力强,次则能力弱,无则能力差。果断而无创新,虽有气魄但无主见,果断和创新的辅成结合,才是行政能力的高度体现。效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结果表现,或曰检验行政能力的重要标的。行政能力越强,行政效力则越高,对社会事业、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调整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推行绩效挂钩等一系列重大措施,已使我国各级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有了明显提高,经济社会事业也得到很快发展,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已显著提高,国际形象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同发达国家比,我国的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效能还是不尽人意,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l)行政管理层次过多,烦琐程序冲缓了办事效率。目前,从中央、国务院到乡镇、街道,共有五级政府,与国际通行的三级政府相比多了两级,而且每级政府都掌握着主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权,中央的决策、政策落实到下面,往往旷日持久,而且像拦堤截水一样,到了基层执行面就由滔滔泉水变成涓涓细流,而且浑浊不清了。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在保证社会安定,促进区域发展上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在许多层面上也产生了很大阻力,特别是层层会办,级级审批,现场检查,前走后来,最终把时间和效能给淹没了。
(2)各级领导职责过多,冗员作风制约了行政效能。由于各级党政部门掌握着干部的任用和配制权力,又缺少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加之中国特色的“人际关系”在起作用,各级往往存在滥用权力任意配备干部的现象,任何一级的党政机构都是人满为患。以市、县、乡三级为例,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班子往往多达几十人,仅政府一级的正副领导就多达十多人,与发达国家政府首脑一二人比,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行政办事效率。
(3)机构重叠,职责模糊,也直接影响了行政效能。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不仅层次多、职数多,而且机构设置也学技术协会,政府序列有侨务办公室,党委系统又有侨联组织,又如税务部门又分设国税局、地税局等等,科技人员、海外华人和投资者办事兴业往往都要按两个部门签字盖章。不仅如此,有的机构职能相近,审批雷同,为取一己之利,往往明争暗斗,相互扯皮,不作为和乱作为的现象比较突出,直接影响到办事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