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厚渊源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厚渊源

详细内容

在“文革”之后,邓小平直接面对的是,如何冲破“左”和“右”的束缚,立足国清、面对现实,不走老路,同时也反对走否定社会主义的歪路,领导党和人民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邓小平的探索始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国际共运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入手,在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基础上,小平同志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领导全党破除思想上和体制上的禁锢,实现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到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深化了对国情和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围绕这个命题,邓小平理论全面展开,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义义发展和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科学论证和深入解答。

邓小平理论是对世界的新发展、新变化,对实践和时代特征作出新的科学判断,形成的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论、社会主义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邓小平理论是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它们全面展开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建等多领域,由此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邓小平理论,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实践上有了新突破,理论上有了新发展———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已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出新观点不断推进事业发展,对此胡锦涛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化,集中体现在进一步回答了什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实践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相对于邓小平理论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体现出许多特点,如经济上发展市场、政治上追求民主、文化上倡导先进多样、社会生活中实行法制、发展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等等,社会主义在中国已实现由传统体制向现代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充分显示中国特色。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浓厚渊源,不仅表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的一致性上,而且还体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的一致性上。都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相统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邓小平深刻总结中国长期以来闭关锁国远离世界的教训,明确指出:中国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不掌握世界经济和技术发展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他认为只有外开放,把中国的发展置身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中才会有更好的发展。邓小平运筹帷幄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并把其确定为一基基本国策。他还认为中国对外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一个开放的、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不能不对世界的发展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中国利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中国的发展意味着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中国的和平崛起还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借鉴和选择。把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