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应对策略(一)
详细内容
摘 要:职业高原现象是企业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对企业和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从职业高原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做了深刻剖析,进而在企业和个人层面上相应地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职业高原;应对策略;宽带薪酬
1何为“职业高原”
企业中常有这种现象:员工刚进入企业时,工作热情高,业绩逐渐攀升,从而晋升到某一层次的职位。但其职业生涯到了某个时期就发生了停滞,员工无法再沿管理或技术阶梯往上升。这种现象称为职业高原现象,是指员工沿企业的管理或技术阶梯向上运动中晋升空间、工作内容与工作责任的相对终止,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种停滞状态。
2 “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希望获得成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自己取得了成功,才能获得幸福。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许多人陷入职业高原的泥潭。
2.2 组织因素
(1)组织结构的限制。现在仍有许多企业采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员工越往上升,晋升机会越小。(2)职业路径的影响。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路径的长短与多寡对职业高原现象的产生有很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路径越长或越多,员工遇到职业高原的可能性越小。例如,一个企业的晋升层级多或可晋升的职位多,员工就有更多的晋升机会和更广的晋升空间,因此碰到职业高原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2.3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人数、配偶工作情况(是否有工作,是否全职) 、个人家庭负担等。通常家庭满意度高的员工,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发生高原现象的可能性也比满意度低的员工要小;而个人家庭负担重的员工,在生活上有更多的压力,自然会对工作报酬和晋升有更高的期望值,也就更有可能发生职业高原现象。
2.4 个人因素
包括:(1)年龄。一般来说,中年员工较易遇到职业高原。40岁后,少数意志顽强的人将获得进入高阶层的机会,而其余的人则不再得到重要的晋升,因此可能产生职业高原现象。另外,由于中年员工相对年轻员工来说,对新事物接收能力和创新、应变能力较差,这必然导致许多中年员工失去晋升机会。(2)能力。职业高原现象一般发生在职业生涯的维持期,此时员工虽然已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技能和信息,但如果缺乏进一步获取知识与提升技能的动力,个体职业发展就会停滞。
3 “职业高原”现象产生的影响
职业高原的影响既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它的利与弊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有利影响,避免产生不利影响,使员工和企业都有更好的发展。
3.1 职业高原的负面影响
职业高原的负面影响是多维的,包括工作、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无论对员工还是企业来说,它都会带来很大的不便。
(1)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感到迷茫,看不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在工作中表现为:对工作很冷漠,没有激情,消极怠工。在生活上表现为:时间过长,员工感到心理受挫,对生活也感到无趣,觉得生活平淡无奇,进而对人生不抱太多希望。(2)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一旦企业中出现了较多职业高原员工,整个企业就会变得缺乏活力与生机。员工不求上进,企业创新活力减少,竞争力下降,更有可能造成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而新的人力资源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企业的整体运营将受到惨重打击,使企业大伤元气。
3.2 职业高原的有利影响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当职业生涯进入高原期时,应该学会利用这一相对稳定的时机进行自我充电,克服浮躁的心态,潜心“修炼”本职工作。同时,由于高原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相应地要担负的责任也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追求自我发展,从事个人活动,实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现状,而不必有太多的竞争压力。其实,进入职业高原期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阶段在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为今后在职业生涯中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从这一角度来说,职业高原也无疑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次良机。